客工能到客工休闲中心的次数也从每周3次增加至每天1次,每次的时间段也从4小时延长至8小时,已完成接种疫苗的客工无须进行活动前检测。
本地客工宿舍的疫苗接种率是98%。陈诗龙医生补充:“客工宿舍的传染率过去几周下降至0.9,这意味着宿舍病例开始下降。大部分确诊的客工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他们能自己康复,减少对我国医疗系统的负担。大约0.1至0.2%的客工病例需要住院。”
新加坡11月14日疫情回顾
现在回顾新加坡11月14日疫情数据。
根据卫生部11月14日通报,新加坡社区病例的前七天确诊人数比例,相对再前七天是0.97,意即前一阶段每出现100起,现阶段就出现97起。
《新加坡眼》预测,接下来五六天左右,增长率大概率仍维持在1.0以上,尤其11月16日是星期二,数据一般较高。
要判断新增病例的增长率,必须较长时间观察。
医疗资源占用情况稳定
过去一个月,医疗资源占用情况保持稳定态势,没有出现挤兑迹象。
昨晚通报10起死亡病例
年龄介于60岁至96岁
新加坡卫生部昨晚通报10起死亡病例,年龄介于60岁至96岁,皆有基础病病史。
新加坡已连续55天不间断通报死亡病例。
总体病死率升至0.247%
社区病死率升至0.379%
从2020年1月23日出现首起确诊病例,至2021年11月14日,新加坡一共出现23万7203起确诊病例,其中586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45%升至0.247%。
分解到社区病例层级,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73%升至0.377% (见上图) ,社区病例绝大多数在60岁以上有基础病人员。
本波疫情的总体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12%升至0.315%;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区病例至今出现549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65%升至0.367%,是本波之前社区病例病死率 (0.932%) 的39%。
本波社区病例的病死率比本波之前低,一个原因是疫苗的保护作用,另一个原因是病程未完全发展。
另,还有个因素必须考虑。卫生部从10月11日调整程序,ART自助检测阳性但无症状的,无须接受PCR检测,也不再计入确诊数据。
有一派读者认为,这批人应该相当多,是官方确诊数据的一倍以上。既然大量无症状人员没有计入统计,确诊人数作为分母小了,病死率就相对高了。
另一派读者则认为,从输氧、ICU等病例走势来看,实际感染人数比公告的多不了多少,说实际感染人数是公告的一倍完全站不住脚,因为若实际感染人数是公告的一倍,输氧病例基本也同步大增的,而现实是输氧等病例人数较稳定。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维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发展,目前言之尚早。
《新加坡眼》盘点自8月18日以来的确诊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我们密切关注接下来几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势。
过去28天新增病例轻重症情况
在过去28天内,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当中,8万7690起 (98.7%) 为无症状或轻症,694起 (0.8%) 曾为/现为普通输氧重症,145起 (0.2%) 曾为/现为ICU观察输氧重症,110起 (0.1%) 曾为/现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计209人 (0.2%) 死亡。百分比数据四舍五入。
20%人口已接种加强针
截至11月13日,新加坡全人口86%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85%完成疫苗全程接种;20%已接种加强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