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中華區政策和稅收的變化,促使更多富裕家庭和高凈值人士將投資轉向新加坡,並準備在這裡設立家族理財室。近幾個月來,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的內政部諮詢數量增加了兩到三倍,銀行也擴大了財富管理部門,以滿足大中華地區富人的需求。
新加坡社會穩定起著資產保值和安全作用
中國財富管理諮詢公司Dean advisory的董事陳卓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過去幾個月,大中華區總部諮詢的數量至少增加了兩倍。
她表示從全球形勢來看,新加坡社會是穩定的,在資產保值和安全方面發揮著作用,讓財富持有者能夠安全地將財富傳遞給下一代。從大中華地區的政治經濟環境來看,該地區的一些政治經濟波動可能會讓當地富人感到相對不穩定。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許多富人都設立了新的家庭辦公室。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的統計,新加坡本地辦事處的數量在過去5年增加了3倍多,截至去年年底約有400家。《福布斯》雜誌進一步指出,當地辦事處管理的總資產預計將超過200億美元。
銀行擴大財富管理單位
隨著大中華區對家族理財室的需求不斷增加,本地銀行紛紛擴充財富管理業務,以滿足大中華區尤其是財富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對家族理財室的需求。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該行計劃到2023年,將服務中國富裕客戶的經理人數增加一倍,至500人。
彭博社(Bloomberg)兩周前報道稱,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從瑞銀(UBS)聘請了一支私人銀行家團隊,為富有的中國本地客戶提供服務。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表示,未來5年將招聘或提拔3000名財富專家或客戶關係經理,使該行為亞洲富裕客戶提供服務的業務規模增加一倍。
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動盪,而大中華區私人財富創造步伐腳步短期不會放慢,估計家辦需求會繼續強勁上揚。
首次超越其他區域 亞太家族理財室去年獲16.4%回報率
根據瑞銀(UBS)和Campden財富研究公司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的結果。該調查從5年前開始衡量家族理財室的表現。今年,全球共有311家家族理財室參與。其中亞太地區53家,平均資產管理規模為4億美元(約5.48億新元)。
從2013年到2016年,亞太地區家族理財室的回報低於北美或歐洲。不過,該公司去年的回報率高於北美的15.9%、歐洲的15%和新興市場的14.7%,也高於15.5%的全球平均水平。瑞銀亞太全球家族辦公室業務總監兼董事總經理阿努拉格•馬赫什(Anurag mahesh)表示,亞太家族辦公室更多地投資於發展中市場的股票,對私人股本投資也更有熱情。
調查顯示,發展中市場的股票投資占亞太家族辦公室投資組合的14%。在歐洲、北美和新興市場,家族理財室的比例從3.9%到8.7%不等。同樣,亞太家族理財室對私募股權的直接投資占投資組合的15%,比歐洲和北美高1個百分點;對新興市場家族理財室的投資占12%。
調查也發現,各區域的家族理財室投資策略不一。亞太和北美洲的家族理財室放眼增長,而歐洲則注重保值。報告指出,有35%的亞太家族理財室有參與社會效應投資(impact investing),高於全球平均的32%。這類型投資旨在追求回報時,也能夠對社會、環境等領域作出貢獻。
瑞銀新加坡超高凈值部及環球家族辦公室董事總經理郭曉玲說,有越來越多家族理財室做這方面的投資,並且是通過私募股權和股票進行。
如果有相關家辦過程中的任何疑問,可隨時與我們專業取得聯繫。睿信集團極力於幫助海內外客戶在新協助所需困難,實現合作互利共贏。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