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頂級的五大產業

2021-11-16

新加坡,別稱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毗鄰馬六甲海峽。新加坡國土面積724.4平方公里,人口563萬(2018)。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促進種族和諧是政府治國的核心政策,新加坡以穩定的政局、廉潔高效而著稱,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亞洲的已開發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亞洲重要的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

新加坡經濟十分發達,2019年國民生產總值GDP達37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萬億;人均GDP高達64229美元,摺合人民幣42萬,是德國人均GDP的1.35倍、是日本的1.57倍,富裕程度可見一斑。

世界經濟論壇(WEF)2019年發布的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新加坡超越美國,雄踞全球第一。其中基礎設施、經濟穩定、金融市場以及健康這幾項均獲得極高的評分,被評為全球最適宜做生意的國家。

下面重點介紹一下新加坡的五大優勢產業

一、新加坡的電子產業

新加坡電子產業以32%的比重遙遙領先於化工、交通、生物醫藥等其他產業。尤其是全球電子行業排名前50的著名企業都將研發中心或亞太總部遷移至新加坡。

為什麼這樣一個資源匱乏、彈丸之地,甚至於連飲用水都要依靠進口的小國能夠吸引眾多的跨國公司的目光呢?

無疑,新加坡擁有的優良的親商政策、成熟的產業經濟環境、開放的人才引進及便利的交通運輸樞紐成為了跨國公司高度評價新加坡的「統一語言」。

首先是新加坡優良的親商環境贏得了企業廣泛的信任及讚賞。

新加坡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完善的商業服務設施始終是其新加坡政府給予跨國企業的重要承諾,再疊加新加坡提供的稅收等方面的一系列優惠政策,等同於給企業吃了定心丸。

在新加坡,跨國公司及企業申請營業執照的程序非常簡單,如果手續齊備的話,僅僅需要區區幾分鐘時間即可完成。

新加坡擁有十分穩定各種社會環境,新加坡曾被聯合國評為全世界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新加坡無論在經濟條件、投資經商、教育設施、生活生態環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都是出類拔萃的。

2020年蓋洛普公布了最新的《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2020 Global Law and Order report)。該報告根據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反饋,基於居民自身的安全感,對全球各地的地點進行了排名,得分越高,意味著安全係數越高。新加坡連續4年以97的高分排名第一。

新加坡擁有十分出色的親商環境。在世界銀行每年出台的《全球親商報告》中,新加坡居然連續十年登上全球第一。

世界銀行第一次進行的這項調查,排名包括189個經濟體,主要顯示一個經濟體的監管環境如何從創業、繳稅、註冊房地產到跨國貿易等各方面,為中小企業創造扶持它們的親商環境。

在新加坡打造亞洲交通樞紐方面,馬六甲海峽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公認的「地緣之王」。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表現在:馬六甲海峽占了全球海上貿易1/4的份額,全球四分之一的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中國85%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馬六甲海峽是國際貿易的貨櫃貨物集散地,是世界海上運輸的咽喉。

新加坡港口是亞太地區最大的轉口港,是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之一,同時,新加坡也是世界物流中心、亞洲四小龍之一、全球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可見,新加坡地理位置及交通樞紐的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自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之後,獨享了馬六甲海峽的地緣利益。

新加坡經濟戰略委員會更是提出了七大經濟促進戰略——提升本地技能、打造亞洲樞紐、加強研發成果商業化以及促進全球化文化交流,成為報告中的關鍵詞。

新加坡曾表示: 跨國企業未來依然是國家經濟中的主要角色,與此同時,新加坡也將吸引中型企業和亞洲企業進駐,並在產業鏈中形成互補。

新加坡成熟的經商環境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歷經了40多年的歷史沉澱及發展演變。新加坡認為,只有發展高附加值的創新科技產業才能讓自己的經濟獲得長遠發展,所以,新加坡矢志不渝堅持產業經濟的轉型。

從六十年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直到七十年代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再到八十年代的資本密集型產業,九十年代的科技密集型產業,一直發展成為目前的知識密集型產業,新加坡一步一個腳印,完成鳳凰涅槃式的轉變,尤其是電子產業突出的重要地位也在經濟轉型中得到強化。

此外,由於新加坡處於中西文化的交匯處,並且摒棄了本土文化限制,讓來自全球各國的企業和個人可以在開放的環境下能夠得到快速成長。

其次,新加坡的鏈條式的產業群建設是新加坡電子產業的重要特徵,尤其是半導體行業非常典型。數據顯示,半導體是新加坡重要的支柱性產業,占到電子製造業58%的份額。、新加坡半導體的產能在全球的比重早在2009年就已經上升至11.2%,因此,新加坡成為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產業重地。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無論是從IC設計、晶片製造,還是封裝和測試,新加坡的半導體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產業鏈生態環境,幾乎全球的晶片巨鱷都已在新加坡設廠,因此,非常緊密的產業鏈不僅為企業尋找到了自己的產業定位,同時也加速了電子產業的全球一體化進程。

根據EDB的報告顯示,新加坡半導體企業數量已經超過300家,分別來自歐美及日本等世界多個地區,其中包括:40家IC設計公司、14家矽晶圓廠、8家特製晶圓廠、20家封測公司以及一些負責襯底材料、製造設備、光掩膜等產業周圍企業。著名的英飛凌之前表示將再度投資1400萬新元,擴大自己在新加坡的研發基地。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所言,就所占比率來看,電子業比率達23.8%,在各行業中最高,成為新加坡「吸金」能力最強的產業。

新加坡在之前全球外派員工城市居住調查報告中,新加坡居然十六年穩踞全球第一名寶座。

說到新加坡,必然聯想到蘇州工業園區,這塊面積僅278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旗艦項目,蘇州工業園區成為全中國首個創新綜合試驗區域。

蘇州工業園區官方網站統計數據顯示,蘇州工業園區以占蘇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並連續多年名列「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

新加坡資政李光耀曾經說過一句讚揚中國的話:「即使老師再好,學生不好也是不行; 而在中國,學生比老師更好。」他說:「新加坡把蘇州工業園區這個引擎點燃了,中國政府讓它們在運作。」。

新加坡極為注重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教育,讓新加坡從第三世界國家一躍成為全球著名的已開發國家。

二、新加坡的精密工程產業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行業發展始於上世紀70年代,現如今,精密工程業行業已發展成為擁有大約2700家精密工程公司,其中有中小型企業(SME),也有大型跨國公司(MNC),因此,新加坡也成為了很多跨國公司的區域總部及重要的研發中心。

精密製造工程是製造業的十分重要的支柱,特別是精密工程業成為航空航天、石油與天然氣、醫療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很多產業的重要支柱產業。

不管是區區的半導體晶片、高精尖的醫療設備,還是石油勘探鑽頭, 精密工程業都是支撐製造業的關鍵性產業。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業覆蓋了從承包製造商到全面解決方案供應商(比如包括擁有設計、測試、生產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等各類公司。

新加坡在精密工程業所擁有的獨特優勢,讓新加坡在全球航空航天、半導體設備、石油與天然氣設備等領域獲得了全球領先地位。

精密工程業在新加坡獲得蓬勃發展,原因是企業可以憑藉新加坡強大的供應商基礎、區域內十分出色連接能力,尤其是新加坡完善的研發基礎設施,大幅提升企業及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精密製造業已成為新加坡經濟的重要引擎之一,其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25%左右。李顯龍總理曾經表示,新加坡在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方面的能力,將有助於繼續推動經濟發展,並確保新加坡成為一個現代化、具前瞻性和科技先進的社會。

精密工程業是航海、航空航天、石油與天然氣、醫療設備、綜合設備等的核心性產業。是設計製造綜合性機械與精密部件的十分關鍵技術, 從深海勘探鑽頭,到技術先進的飛機引擎,都是依賴于于精密工程業。

新加坡精密工程業在優良的大環境之下快速發展,新加坡目前已占據世界製冷壓縮機市場的10%,助聽器市場的30%,世界半導體引線焊接機市場的70%。新加坡已成為亞洲領先的石油與天然氣設備的生產基地,全球航空航天維護修理和大修基地。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業已從最初原始的承包製造商快速蛻變成提供全面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並在全球擁有強大的設計、原型測試、生產和供應鏈管理能力。

新加坡積極實施供應商發展計劃,鼓勵供應商提高業務能力並與大型公司建立業務聯繫,並促使半導體設備、航空、醫療技術和電子等領域的原始設備製造商與承包製造商、供應商建立業務關係。所以,新加坡在擁有2700間精密工程業公司的基礎上,新加坡為企業級公司提供十分廣泛的產品和服務。

新加坡在全球擁有充足與優質的精密工程人力資源,滿足了企業發展的業務要求。新加坡非常重視培訓及職業教育,新加坡還設立了的數碼和精密工程中心,用來培養精密工程專業人士。

新加坡的精密工程製造業共有約2700家規模不等的公司,包括了中小型企業和大型跨國公司。新加坡在精密工程業具有的獨特優勢,成就新加坡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新加坡在全球後端半導體設備擁有10%的市場占有率。新加坡精密工程業的強大技術及環境吸引了全球十大晶圓製造設備公司中的九家公司向新加坡供應商進行大型採購。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製造的晶圓檢測工具,可鑑別細小到納米的瑕疵。好比在2000英尺以上、或在4倍於新加坡觀景輪的高度上,能夠觀測到地面上的一根白髮。

三、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業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前發布「世界健康報告」《World Health Report》,並對各國的醫療體系進行了比較,對預期壽命進行了排名。排名考量主要有:醫療水平、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醫藥費負擔公平性等方面、經過了綜合對比,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新加坡位列第三。

新加坡在Bloomberg發布的最高效醫療體系排名中拔得頭籌,新加坡位列全球第一。

新加坡已有13家醫院和醫療機構獲得國際聯合委員會品質認證(JCI),占獲得認證的亞洲醫療機構的三分之一。新加坡是全球擁有最安全血液供應服務的國家之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全球非政府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發布的2018《童年終結數據》報告中,新加坡被評為最適合孩童成長的國家。新加坡在全世界綠植覆蓋率極高,擁有純天然無污染環境,被譽為「花園城市「。新加坡不僅擁有中英雙語語言環境,更有聞名且優質的全球頂級教育資源。其中小學基礎教育全球第一。

新加坡的醫療服務在世界上聞名遐邇、並以優質高效而享譽世界。 

新加坡的醫療體系更多是重點解決「病」的問題,而醫療服務則更多關注人的問題。新加坡的醫療體系以高效著稱,被稱為最有能力應對重大醫療危機的亞洲國家。

比如新加坡80%的住院服務都是由政府醫院提供的,特別是對於公民來說,高額的補貼明顯減輕低收入群體的經濟負擔。

新加坡醫療體系採取「四結合」:政府補貼、保健儲蓄、健保雙全、保健基金四者相結合,

新加坡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現了公平與效率的原則,形成了多元化和合理的籌資機制,新加坡非常注重政府與市場在醫療保障資源配置中的發揮的不同作用,政府是貧困人群的最後保障,並且讓每個新加坡人都能得到良好的基本醫療服務。

新加坡國土面積僅710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全國共有醫生8819名(不包括牙醫1506名),平均每1萬名居民擁有近18位醫生(不含牙醫)。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水平在亞洲地區首屈一指,尤其是在通過國際醫院認證聯合委員會(JCI)認證的亞洲醫院中,三分之一的醫院都來自新加坡。新加坡由於擁有先進的醫療設施、技術高超的醫護人員、價格合理的醫療收費,讓新加坡的醫院每年吸引超過40萬名海外病人。

新加坡已迅速躋身為全球頂尖生物醫藥科學和保健服務業的中心。全世界很多著名的製藥、醫藥技術和生物科技公司在此設立了生產和研究基地。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及美國威思克醫院在新加坡開設了醫藥中心。

全球著名專家和生物醫藥領域科學家的到來,大幅增強了新加坡的醫療實力和運作效率。

新加坡政府盡力為大眾提供優質的全民醫療。新加坡醫療服務形式多樣化,公私經營並存,滿足不同層次的就醫需求。新加坡醫療保障制度具有多層次、大範圍,不但有強制性、半強制性的保健儲蓄,也有完全自願的救助基金,保證了醫療保障體系能夠覆蓋絕大多數公民。

新加坡實施了政府和個人共同負擔的保健籌資機制,讓新加坡政府用約4%的較低的政府投入,就建立起了一個讓全民較滿意的高效醫療服務體系。新加坡政府明確自身角色定位,全力做到政府不缺位,市場不越位。

根據統計,在新加坡全國醫療保健支出中,新加坡政府補助占比為25%、個人占比50%、員工福利占比25%。

從新加坡針對住院醫療津貼政策來看,實施:

1)A級病房(空調單人間)零補助,B1級病房(空調4人間)補助20%、B2病房(無空調6人間)補助65%,C級病房(無空調8人間)補助80%。

2)綜合門診服務,成人補助50%、兒童和「樂齡人士(新加坡對年長者的一種尊稱)」補助75%,從而讓患者各取所需,完全實現了全民可及性醫療。

新加坡始終嚴格控制醫療費用水平,認為市場機制不能將醫療費用控制於低位,因此,新加坡在控制醫療服務的供應及價格方面,始終表現出合理、公平、可及的一面。

綜上所述, 新加坡醫療之所以能夠排名世界第一,綜合如下:

1、實施醫療儲蓄制度,每人每月都會有一筆固定的工資收入存入到固定的醫療儲蓄帳戶,用來解決看病貴、看不起病的現實問題。醫療儲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們對金錢的揮霍,解決了生病沒錢看病的焦慮。

2、醫療保險制度:新加坡的醫療保險是由政府提供的,看病花費在2000以內自己支付,兩千新幣以上部分個人支付10%~20%,其餘所有費用全部由政府來買單。

3、醫療基金制度:新加坡的醫療基金最終目的是用來幫助貧困人口的,並且通過醫療基金在全國建立很多的醫療機構。醫療基金中的資金來源主要靠富人群體來捐贈。

4、病房劃分等級配置:新加坡醫院病房分:普通病房(超級便宜)和豪華病房(超級昂貴),但其所享用的所有醫療服務,都是一視同仁的,沒有差別。

病房等級配置的特點是,普通病房的所有費用全部由豪華病房的收入而來,屬於「劫富濟貧」方式。這一點非常得了不起。

5、真正解決看病難:在新加坡由於醫院很多,不存在看病排不上號問題,而且每種病幾乎都有專科醫院,病人可根據病種自行選擇醫院。

6、醫生拒絕紅包:新加坡的醫生都擁有非常高的固定年薪,尤其是醫生的收入和業績沒有任何一點關係。在新加坡,假如醫生收了病人的紅包,非常嚴重,會被吊銷醫生資格證。因此,幾乎沒有醫生會不遵守規矩。

7、出色的醫療服務:新加坡的醫療服務更是名聞遐邇。新加坡的醫院提出了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發展戰略,及時了解病人的需求,不斷滿足病人所需,為患者提供周到的院前服務。

醫院主張對待病人要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並且鼓勵員工積極地去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無論何時何地,只要發現有改善病人福利的需要,每個人都可以主動去解決問題,而不需要拘泥於職責範圍或請示上級的批准,除非那些明確禁令才需要請示。

新加坡醫院在細節下苦功夫,實施讓病人「驚喜服務」、達到「驚喜服務」目標,也就是說和病人要時時保持和諧關係,採取行動迅速解決問題,並且在20分鐘內核實問題並解決問題,不讓病人對醫院失去信任、不讓病人流失。在面面俱到的計劃中,病房為患者準備了櫥子,裡面有速食麵、即溶咖啡、拖鞋、牙刷等個人用品,以備不時之需等許多細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無疑真正解決了居民看病的所有問題,因此,醫療水平世界第一。

美世城市生活質量(Mercer Quality of Living Survey)、宜居程度調查是全球最權威、最全面的調查之一,每年一次,為全球跨國投資提供重要參考數據。在英廣調查報告顯示中,新加坡超越東京成為亞洲「最乾淨城市」。

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城市之一,新加坡的城市生活質量卻一直在全球各大榜單上名列前茅。

四、新加坡的化工產業

新加坡裕廊島工業區是僅次於美國休斯敦和荷蘭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新加坡還是世界石油貿易樞紐和亞洲石油產品定價中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是全球最大的自升式石油鑽井平台製造國,獨占全世界70%市場份額。

新加坡,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物流樞紐及重要港口。新加坡的港口在世界上排名第一,還被列為重要的國際海事中心,已連續4年奪得世界海事之都稱號。

煉油石化產業是新加坡的重要經濟支柱。新加坡的石化行業早在2011年時,產值就高達770億美金,占當時生產總值34%。

新加坡的煉油廠除了加工汽油等不同油品,還能生產氣態燃料、合成氣體、石油化工產品以及潤滑油和瀝青原料。

煉油業不僅為新加坡帶來了真金白銀及大量的利潤,還為新加坡第二大製造業——化工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原料。

《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化學工業發展迅速,在各行業中所吸引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比最高,高達32.2%。

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公布的2019年度數據,化學工業占比從2018年僅2%激增至32.2%。值得一提的是,過去連續三年登上行業寶座的電子業仍具強大的「吸金力」,占比從28.4%增至30.2%。排在電子業之後的分別是工程與環境服務以及研究與開發領域,分別占比8.8%和8.2%。

新加坡的化工業發展快速的原因,由於日本和中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中,分別有大約70%和80%的石油都要途經戰略要地馬六甲海峽。因此,從原油到成品油的煉油需求非常強烈,新加坡充分利用馬六甲海峽海上戰略性石油通道樞紐優勢,及時抓住國際產業分工轉移機會。

新加坡時不但敏銳察覺到東亞石油產品消費的大量需求,而且還意識到新加坡可通過加工原油獲得巨大利潤。1960年代,新加坡果斷決定要大力發展石化產業。

發展石化產業需要大力度吸引全球投資。當時,跨國石油公司也正在尋找更低成本的石油新基地,進行資本與技術轉移,由此,與新加坡不謀而合。新加坡政府實施了許多項優惠的制度,吸引跨國公司企業來新加坡投資,比如著名的殼牌、BP和埃克森美孚等。

時到如今,新加坡是世界上極少數不干預石油行業的國家,完全按照市場機制自由發展。新加坡還推行了包括優惠稅制、簡化政府審批等一系列自由貿易措施,提供優化比區域鄰國更加優質的投資環境。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為發展石化工業的用地,新加坡1995年就開始填海造陸,並且把七個小島合併成一個大島,打造成了總面積32平方公里的裕廊島。這個工程2009年完成,比計劃提前了20年,給石化行業提供了一流的硬體條件。

新加坡煉油廠的加工能力和複雜程度在全球居領先地位,成為世界平均煉油規模超過2000萬噸/年的兩個國家之一,另外一個國家是美國。

新加坡為了節省用地,建立了東南亞第一個地下油庫。在裕廊島的地下130米,還隱藏著一個「富得流油」的場所。雖然裕廊地下儲油庫的開造成本比填海建陸油庫成本提高了三成,但卻給新加坡節省了60公頃的土地。因此,新加坡人充分應用了天時地利人和,在缺乏足夠的國土與資源情況下,仍然能夠在囧境中解決了問題,被稱為:沒有一滴油的新加坡,卻成為了世界第三大煉油大國。

五、新加坡航空服務業

新加坡航空連續多年被國際民用航空組織評為全球第一名。新加坡航空公司是SkyTrax評選的五星級航空公司,星空聯盟成員。

Skytrax是著名的顧問公司,其主要業務是為航空公司的服務進行意見調查。透過對國際旅行的問卷調查進行統計分析,找出服務提供者中擁有最佳空中服務員、最佳航空公司、最佳航空公司酒廊、最佳機上娛樂、最佳膳食及其他與航空公司相關的服務意見調查。最廣為人知的,是每年一度舉辦的年度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獎及年度全球最佳機場獎。

新加坡航空客運航線網絡覆蓋35個國家的65個目的地。新加坡航空成立五十多年來,贏得了全球創新市場領先者的榮譽。新加坡航空品牌在航空界中聞名遐邇、廣為人知,特別是在安全保障、服務質素和革新風格方面在全球航空公司更勝一籌,新加坡航空公司一直被譽為最舒適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

新加坡航空公司(SIA)是獲得國際公認的世界一流的航空公司,不但是全球盈利最高的航空公司,還經常被選為「最優秀的航空公司」、「最優秀的商務艙」、「最優秀的機艙服務」,「最優秀的機上便餐」,「最守時和最安全的航空公司」、「商業旅行最佳選擇」、「最優秀的航空貨運公司」,甚至「亞洲最受尊重的企業」。

新加坡航空公司隸屬於國家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以樟宜國際機場為基地,主要經營國際航線,在東南亞、東亞和南亞擁有強大的航線網絡,並占據袋鼠航線的一部分市場。

新加坡航空的業務還包括跨太平洋航班,其中擁有A340-500來營運的全球最長的直航航班新加坡-紐約和新加坡-洛杉磯。新加坡航空還是首個營運全球最大型的客機A380的航空公司。

新加坡屬於城市國家,開車繞一周僅僅需一個多小時,按道理,一個彈丸之地是否有必要發展航空業,但新加坡航空公司恰恰卻神奇地成為世界聲譽最好、最贏利的航空公司之一。

特別是在同一時段,新加坡航空出售的機票價格要比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高出30%左右,但新加坡航空上座率卻能夠做到與其他國家航空旗鼓相當,票價貴、上座率高,成為令人讚嘆的「新航奇蹟」之一。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加坡航空公司一致認為服務的任何一個部分都十分重要。新加坡航空都有一張很長的列表,列出了乘客對優質服務所有的期望:比如航班安排,準時,座椅舒適度,還有一些功能和技術方面的,比如安全性。即使僅僅是倒一杯咖啡而不將其濺出來,新加坡航空還必須遵循一些步驟來做。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航空擁有別的航空公司沒有的服務,屬於特別的因素、高層次因素中那些軟性的技術,比如熱情,關心和對客戶需求的預測。

新航服務要求必須保持一致性,一旦登上新加坡航空的飛機,每次都會享受到保持了同樣標準的優質服務。在保證了服務的一致性後,然後是讓服務實現個性化,以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在頭等艙和商務艙的服務中,顯得尤為重要。」

新航負責機組人員績效的高級經理Choo Poh Leong先生認為:在對服務進行任何改變之前,我們所有的程序都經過了精雕細琢和測試的。每個不同部門負責進行研究和試驗,進行時間和動作的研究,進行模擬練習,記錄每個動作所花的時間,評估客戶的反應。最大的挑戰就是在人的方面。盡最大努力讓一個有13或14個人的團隊在每次飛行中提供同樣高標準的服務,無疑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挑戰。

但在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同時,不但要求每個人都按書上的指示來辦,而且要求每個服務人員具備靈活、創造性。比如有一位乘客要求吃素食,恰好飛機上沒有準備這種食物。新航乘務人員會選擇返回廚房,動腦筋想辦法,並最終找到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比如把各種不同的蔬菜和水果拼在一起。而絕不是告訴乘客沒有準備這種食物,你無法享用,這樣會讓乘客很苦惱。

新航要求員工和乘客之間保持非常良好的關係,而不能僅僅是照本宣科地來做事情。

新航要求機組人員平易近人,彬彬有禮,並且面帶微笑,更要充滿活力,而且還能夠和乘客相互交流,更坦率的直言。新航鼓勵及調動機組人員,為乘客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但前提是所有的服務都必須是乘客所喜歡的。

新加坡航空經常創造一種出其不意的效果,定期地給乘客一些驚喜,讓其成為行業內的服務領袖。根據服務研究,這種出其不意的效果,提供的是超出客戶預期的服務,稱之為」服務驚喜「。

新加坡航空公司會認真地傾聽客戶的意見,常常不失時機地製造一些出其不意的效果。新航經常會傾聽客戶和一線員工的意見,了解客戶的生活方式、了解稱讚和抱怨。

新加坡航空十分恰當地運用了研究文獻中所提及的標準化方法,但他們會把重點放在觀察客戶的生活方式和傾聽一線員工的意見上。

新加坡航空是全球第一家引進『預警服務』的。他們會給客戶發一條簡訊息(SMS)告訴客戶航班的到港和延遲的信息,這在當時,已十分先進及人性化。

新加坡航空擁有極為詳細的反饋機制,不僅幫助員工傾聽客戶的意見,還能幫助員工更好地了解客戶。新航擁有非常豐富的信息來源。其中包括對新加坡航空10%航班的乘客進行隨機抽樣、由IATA操作的基準參照調查,主要是把新加坡航空的績效和其他國家航空公司所做比較,還有比如派「神秘的顧客」去競爭對手的航班上,認真聽取一線員工的意見等等

根據有關外部調查,發現很多「要求苛刻」的乘客都會選擇新加坡航空。新航有一句話:「新加坡航空不能為您做到的,別的航空公司也不能」。新航總是鼓勵員工把那些困難的事挑選出來,盡力去做,盡力去完成、讓客戶滿意。

新加坡航空已成為全球公認的服務行業的領袖,並且成為一家擁有高生產力,卓越的成本管理和高利潤的公司。

新航也被稱為最安全的航空公司,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機隊擁有最年輕的飛機群,飛機的平均機齡為5-6年,不僅節省燃油,而且減少了維修費用。新航也是亞洲首家、全球第三家被通過IOSA的(運行安全審計,IATA Operations Safety Audit)。

文章來源: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2歲孩童半夜突發紅疹、全身瘙癢!竟被診斷為…
  • 「一元市場」反響熱烈 群眾爭領入場券 一人送院
  • 中國美女當誘餌、同胞幕後操控… 「鋼鐵大王」在菲撕票案細節!
  • 新加坡現裸男持刀傷人,赤身奔跑還四處搞破壞!
  • 牛車水珍珠坊儲藏區起火 六人吸入濃煙送院
  • 建設局:星悅匯玻璃板或因微量雜質罕見現象 導致墜落
  • 駁船碼頭店屋發生火患 冒出滾滾濃煙
  • 【GE2025】警方吁候選人後天提早抵達提名中心
  • 駁船碼頭餐廳起火一人受傷 目擊者:被疏散到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