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布接種疫苗不良反應比率:國藥0.03%,科興0.08%,mRNA疫苗0.13%

2021-11-18

新加坡公布接種疫苗不良反應比率:國藥0.03%,科興0.08%,mRNA疫苗0.13%

衛生科學局公布截至10月底為止,各款疫苗施打後的不良反應數據。(聯合早報)

作者 李國豪

去年12月30日打下第一針開始,新加坡推出冠病疫苗接種計劃即將屆滿一周年。

截至10月底為止,含追加劑在內,我國已施打了超過千萬劑各款疫苗,其中又以採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為大宗。

一直以來,除了有效性,疫苗是否安全,以及副作用大不大也是國人關切的問題。

衛生科學局前天(16日)發布了相關報告,列舉出各類疫苗(含追加劑)施打後,出現的不良反應次數,相信能解答人們心中的疑惑。

以下為衛生科學局報告的摘錄重點:

一、不良反應占0.13%

截至10月底,含追加劑在內,本地一共已施打了995萬3673劑輝瑞和莫德納mRNA疫苗。

其中,當局接獲了1萬3334起疑似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占劑量總數的0.13%,當中有634起被列為嚴重不良反應(劑量總數的0.006%)。

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紅疹、眼部、臉部和嘴唇紅腫、胸口不適、呼吸急促、發燒、和暈眩等。

上述不良反應和國外通報的一致,且通常會在幾天內消散。

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則包括嚴重過敏反應(anaphylaxis)。

衛生科學局正密切觀察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接種者,他們大部分已康復,或正在康復中。

至於先前曾引起關注的心肌炎和心包炎,本地施打的995萬多劑中,共出現了86起相關通報。

其中,30歲或以下男性的風險最高(每10萬劑有3.69起),女性則是每10萬劑量0.47起。

衛生科學局強調,所有病患都已康復,或正在痊癒中。

新加坡公布接種疫苗不良反應比率:國藥0.03%,科興0.08%,mRNA疫苗0.13%

本地截至10月底為止,一共施打了995萬多劑mRNA疫苗。(聯合早報)

二、78%在60歲以下,66%是女性

如果從年齡來看,疑似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民眾,有約78%是在60歲以下,印證了越年輕免疫反映越活躍,因此更有可能出現副作用的說法。

另外,以性別來區分,疑似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者,有66%為女性。

在12歲至18歲的青少年當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有798起,同樣占接種劑量總數的0.13%。

不良反應多數發生在較年輕的接種者身上。(海峽時報)

三、追加劑不良反應沒有比較多

新加坡自9月15日起開始推出疫苗加強劑計劃,截至10月底,本地已有85萬4268人已施打加強劑,當局接獲200起疑似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占接種劑量總數的0.02%,其中有10起為嚴重不良反應(占劑量總數0.001%)。

衛生科學局指出,接種追加劑與早前接種出現的不良反應類似,發生頻率並未顯著增加。

我國從9月15日起開始為符合條件的國人施打追加劑。(聯合早報)

四、科興疫苗和國藥疫苗

除了mRNA疫苗,採用滅活技術的另外兩款疫苗,包括已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的科興疫苗(三劑才算完成接種)及尚未納入計劃的國藥疫苗,同樣在新加坡施打已有一段時日。

衛生科學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本地共施打了20萬6722劑科興疫苗。

其中,有171起疑似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占劑量總數的0.08%,當中又有14起屬於嚴重不良反應(占劑量總數0.007%)。

國藥疫苗已施打4萬8697劑,有17起疑似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的通報,占劑量總數0.03%,其中有一起為嚴重不良反應(占劑量總數0.002%)。

(資料來源:衛生科學局,紅螞蟻製圖)

五、不同疫苗不能做比較

無論如何,衛生科學局強調,由於在不同階段開始使用,各款不同疫苗的相關不良反應報告並不能直接做比較。

同時,相較大量施打的mRNA疫苗,本地只有少於3%人口接種採用滅活技術的疫苗。

整體而言,當局認為根據現有數據,在全國疫苗計劃下採用的疫苗,其好處遠大於風險,同時當局也會持續監控各種冠病疫苗的安全性。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航機票大跳水降價!✈️往返機票包到完S$148起,歐洲、紐西蘭、美國都能飛,年底不出去玩都不行~
  • 新加坡職場幸福度調查報告:壓力與機遇並存
  • 雙向奔赴!中國外交部表態:願攜手新加坡新一屆政府深化務實合作!且看新中關係35年"進化史"
  • 搶到亂!新加坡近期超夯的毛絨玩具,三大品牌限時售賣,每個人瘋買🫢你集齊所有款式了嗎?
  • 贏下惹蘭加由只是第一步 黃志明看來惹蘭了還得加油
  • 最後一公里配送大升級!新加坡擬強制新建築預留送貨區
  • 大選各區數據透露的信號:選民要的不是「這種反對黨」 給你好看
  • 比爾蓋茨來新加坡也要吃食閣,排隊拼桌吃榴槤,超接地氣
  • 全球關稅戰影響下,新加坡一季度就業人數增長顯著放緩!就業市場新動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