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艷芳》下周四登獅城 粉絲請願原音放映

2021-11-18

《梅艷芳》傳記電影是描述香港流行樂壇巨星梅艷芳(梅姐)的傳奇一生,這是梅姐病逝18年後(梅艷芳於2003年12月30日因子宮頸癌病逝)首部傳記電影。

電影上周在中港台(11月12日)上映後,獲得好口碑,本地粉絲更加期待。據悉,電影在台灣也以粵語原音放映。

由於電影是描述梅姐的一生,再加上穿插了她多首膾炙人口的廣東經典金曲,因此不少粉絲希望電影在本地能以原汁原味的粵語版放映。

日前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也釋放消息,表示會於11月23日晚上7時正放映《梅艷芳》號外場。它以廣東原音呈獻,這是本地唯一一場廣東版放映,不過不屬於售票性質,只邀請電影協會會員觀賞。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昨天在官方面簿公開索票詳情,短時間內因大批粉絲湧入電影協會官網索票導致當機,於是有署名Kok Whye Low的網友就在網上發起請願,爭取電影能以粵語版本在本地放映,截至今午已經有208人簽署請願,請願目標設定為500人,反應十分熱烈。

針對請願爭取電影《梅艷芳》以粵語版本在本地放映,受訪粉絲表示,梅姐是香港樂壇重要人物傳記,電影若以華語放映,一下聽廣東歌,一下聽華語對白,不真實。專業攝影師李麗娜(52歲)說;「這不是一般的港片,而是講述梅姐的一生,她的一生都是講廣東話。」

廖展藝(46歲,平面設計)也贊同,他表示應該尊重電影原版的語言,加上故事人物,地點和文化都是以講粵語為主,「換了語言等於失去原本語言表達的意義和感覺與味道。」

在酒店業服務的梁文飛(46歲)則表示電影是百分百反映梅艷芳的生活和踏上成功之路,應該以粵語版本放映。

活動項目經理鄭瑞英(49歲)說:「就因為『梅艷芳』三個字,電影應該以粵語版本放映。」

梅艷芳是香港樂壇重要人物。(圖 / 網際網路)

王丹妮電影里的造型和打扮都惟妙惟肖。(圖 / 網際網路)

媒體人:粵語才能帶出梅姐的故事

受訪的媒體人都認為自傳式的電影,應該尊重當事人的背景,而粵語就是梅姐最熟悉、伴隨她一輩子的語言。

96.3好FM DJ 陳麗儀說,網友對這部電影有那麼大反應,是因為梅艷芳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而這又是一部講述她人生經歷的電影,大家會希望這部電影能誠實、深刻地反映出梅姐生命重要的經歷,「這個是自傳式的電影,粵語才最貼近梅姐的生活,更精準帶出她的心情和故事。」

自由撰稿陳寶珠認為梅艷芳是80年代香港樂壇輝煌巔峰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譽為「香港女兒」,這部傳記電影要重溫那個年代的港式情懷,非原音粵語不可。她說:「這是一部傳記電影,講究真實性,尤其是片中會出現不少梅艷芳曾經說過的金句,用粵語來呈現非常重要,看配音版就沒意思了。」

此外,她也覺得電影重現了老香港的場景,看得出製作單位落足心思,但光靠街景重現不夠,必須原汁原味以粵語放映才能完整喚醒舊式香港情懷。

不願具名的前媒體人則認為這是香港流行樂壇重要人物的傳記,若不以粵語放映,一下子聽主角唱著廣東歌,一下子聽她講華語,一點都不真實,「更何況這是關於香港的故事,為什麼不能尊重人家的語言。」

不影響講華語運動

針對電影若以粵語版本放映是否會影響本地的講華語運動,不願具名的前媒體人認為講華語運動從1979年開始至今已經經歷兩代人了,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都不會聽方言,所以不會影響講華語運動。

陳寶珠則說會看這部電影的,大多都是有一定年紀的人,華語掌握能力不成問題。年輕觀眾估計占少數,就算有,以目前娛樂趨勢來看,要擔心的應該是年輕人學韓語多過講華語的問題吧。

陳麗儀也覺得懂得粵語和掌握華語沒有牴觸,粵語流行文化內容還可能帶動大家對學中文的興趣。

粉絲上網搶票 新加坡電影協會網站大當機

粉絲涌搶廣東原音版《梅艷芳》的票,新加坡電影協會網站大當機,引來粉絲炮轟表不滿!

本報曾報道,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將於本月23日晚上7時正,推出《梅艷芳》原音版號外場,導演梁樂民、女主角王丹妮將出席線上映後交流,這也是本地唯一一場廣東版放映,屬於非賣票性質。

不少粉絲聞訊雀躍萬分,競相登電影協會官網,欲搶攻追看《梅艷芳》原音電影,沒想到該網站昨晚卻呈現癱瘓當機狀態,令他們大為光火!

也有粉絲炮轟主辦方,「所謂『號外場』只給會員看,不能買票,為什麼不早在網上說清楚,宣傳含糊不清,讓我們空歡喜一場?!」

對於網站當機一事,新加坡電影協會主席陳繼賢今早回應:「SFS(新加坡電影協會)將在下午6點之前對外發布網站更新的最新情況;」他表示將盡最大努力處理所有查詢和要求。

針對「電影訊息含糊不清」質疑,陳繼賢透過《新明》再次強調:「《梅艷芳》活動為SCFF(新加坡華語電影節)號外場,只接受會員及受邀嘉賓;如果之前所發布的訊息不清楚,我們深表歉意。」

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策展人符詩專今早受訪則解釋,由於《梅》片非在華語電影節舉辦期間(通常在4至5月)推出,因此不能對外售票。

對於當機引來不便,作為協辦活動平台,符詩專深表抱歉。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我要一輩子養你!」新加坡男子因為這句話,每月需給前妻6000新!
  • 今年!新加坡新增7條直飛航線!中國、韓國、印尼、越南等地都有
  • 人在海外度假還能投票嗎?新加坡不投會被罰款?一篇說清!
  • 新加坡超便宜的10款預製菜!每月省下一半伙食費!還有誰不知道?
  • 新加坡人均旅遊達人?這11個「冷門」目的地,最快2小時抵達~
  • 迪士尼冒險號驚艷下水!新加坡首航在即,共赴海上童話之約……
  • 新加坡華人美食:籍貫交融中的文化新生(下)
  • 從咖喱角到沙爹 :華族文化如何「調味」多元融合?(上)
  • NUS美食大揭秘:校園食堂、特色餐廳與休閒小吃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