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6日),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举行40周年庆晚宴。
它于1981年成立,是当时时任副总理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吴庆瑞牵头创办。
而建国总理李光耀,是GIC的首任主席。
如今的GIC再全球10个城市都有办事处,投资范围涉及40国,资产多样,同时也是全球好评最多的主权财富基因之一。
昨晚,李显龙总理也特地到晚宴现场祝贺~
来源:总理脸书
GIC40年,总理到场发言
信息量满满
GIC发展得越好,国家储备金的购买力就越强悍,新加坡就越有钱。
而且,GIC本身不仅仅是$的符号,还是新加坡传承的符号。
李显龙总理昨晚在现场对GIC进行肯定跟褒奖,他给出的评价非常高:
“保留GIC以及新加坡超过半个世纪成功的公式,使我国的繁荣和坚韧能够维持世世代代。
来源:总理脸书
几乎就是在说,GIC是新加坡的财富密码之一。
确实如此。提到GIC,必提的就是储备金,两个的关系大概就是:如果将GIC比喻成金母鸡,那么储备金就是金鸡蛋。
总理昨天也再次强调了储备金对于新加坡的重要性:
“储备金是新加坡的战略资产,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
来源:总理脸书
“每一代的新加坡人都会问自己,是否应该保持和前一辈同样的态度?即作为新加坡的传承人(stewards),有责任确保国家的生存和成功,为后代的幸福着想。
把储备金当做是救急金,谨慎和可持续地动用储备金应对眼下的需求,并且继续增长储备金,来传承给子子孙孙。”
储备金大家也不陌生。
新冠危机发生近两年以来,新加坡官方能发放各种补贴、补助,主要资金来源就是储备金。
来源:总理脸书
在新冠危机之前,储备金曾帮助新加坡应对过两场危机,一次是亚洲金融危机,一次是全球金融危机。
据前晚总理披露:
储备金最多50%的投资回报可以纳入新加坡的财政收入。这笔资金相当于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20%。 远比收来的消费税、公司所得税还要高。
这笔收入还能让新加坡当局拿来投资教育、医疗保健跟基础设施等领域。
总理特地举例前两场危机来说明有储备金在手的新加坡,到底有多抗压。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大家都在抛售亚洲货币,只有新币不跌反升。外部投资者知道新加坡的储备金实力,所以基本没人唱衰。
全球金融危机,新加坡出手就是1500亿新币担保新加坡所有的银行存款。
此外还额外跟总统申请援助配套,49亿新币来度过难关。
这笔钱在经济回弹以后已经归还。
再加上这一次新冠危机,两年之间也是至少千亿补贴已经花出去,这笔钱有部分也是从储备金来的。 咱们来回顾一下~
为度过新冠危机 新加坡到底花了多少钱?
这两年新加坡为新冠花去的财力、人力、精力,感觉是摸不到天花板的。
比如花钱,去年一次出手最少也是50亿新币,最多上百亿。
不是每次都有动用到国家储备金,比如2020年的头几笔就是用的政府财政结余。
但不管怎么说,这笔账算起来还是让人惊心动魄的。
说到2020年,史无前例的就是首4笔财政预算案,累计耗资929亿新币,相当于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20%。
半年内的四次财政预算案,已经用完了上届政府的财政盈余,并且总共动用了520亿新币的国家储蓄金。
当时的经济师是这么分析的: 尽管其他国家也都正在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救市”,但新加坡还是比较独树一帜。
补贴力度之大,并且不需要借贷,只动用了储蓄金解决,显示出“新加坡具备其他国家所没有的财力”。(——CIMB私人银行经济师宋生文)
当然储备金也不是取之不尽的,国立大学的商学院的教授表示:“动用储备意味着财政缓冲减少,但储备的作用正在于未雨绸缪。”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