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包括:
一、英國研究稱德爾塔新變種毒株AY4.2傳播性更強,早前已在新加坡出現
二、澳洲今天將還50萬劑輝瑞疫苗給新加坡
三、新加坡下周開放馬國旅行走廊申請,包括空中和陸路
四、新加坡確診病例增長率為0.89,ICU病房占用率62.6%
五、昨夜通報7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47歲至83歲
六、總體病死率降至0.253%,社區病死率降至0.382%
七、ICU病危插管有2人已接種加強針
八、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32倍
九、ICU和輸氧人數降至354人,ICU病危插管64人
十、普通病房人數降至1114人,普通病房占用率67.5%
十一、社區護理中心(方艙)住院升至2萬1818人
英國研究稱德爾塔新變種毒株AY4.2傳播性更強,
早前已在新加坡出現
《新加坡眼》早前報道,德爾塔變異毒株已出現了超過56種亞變異毒株。其中,名為 AY.4.2 的變異毒株格外引起關注。該毒株目前已經在42 國家與地區中傳播,並占英國全國冠病病例10%左右。
最近,根據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所發布的調查顯示,AY 4.2 變種毒株更加容易傳播。不過,目前僅有三分之一感染 AY4.2 毒株的人出現了冠病症狀;而在英國感染另一種變異病毒 AY4 的人當中,則有近半數出現症狀。
除此之外,研究也顯示,AY 4.2 引發重症的幾率也較低。如果繼續注射追加劑,可以再次降低三分之二的感染幾率。
新加坡衛生部曾表示,本地曾在10月26日出現一起感染AY 4.2變種毒株的輸入病例,不過並沒有傳播到社區中。
澳洲今天將還50萬劑輝瑞疫苗給新加坡
今天 (11月18日) ,澳洲將大約50萬劑輝瑞疫苗歸還給新加坡。
這一舉措是新加坡和澳洲之前 「疫苗交換」協議的一部分。根據協議,新加披已於9月2日將50萬劑輝瑞疫苗送往澳洲,用來支援該國的疫苗推廣計劃。如今,這批歸還的疫苗相信也將為新加坡接種追加劑的工作提供極大幫助。
(圖源:Pixabay)
新加坡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此次疫苗交換計劃體現出兩國間堅固的關係。兩國的衛生部和外交部人員緊密合作,實施了計劃。在疫情期間,雙方彼此分享對抗冠病的實戰經驗,一致保持市場開放,保障供應鏈的穩定性,共同維持雙邊旅遊免隔離政策。
(圖源:Facebook Marise Payne)
新加坡下周開放馬國旅行走廊申請,
包括空中與陸路
新加坡政府早前宣布,將在本月29日與馬來西亞開通空中疫苗接種者旅行走廊計劃 (VTL) 。
今天 (11月18日) 中午,新加坡民航局發出文告,公布了更多的細節。
(圖源:新加坡民航局)
從11月22日早上10點開始,新加坡將正式開放馬國VTL申請。
從11月29日開始,新加坡樟宜機場與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之間每天將會有6趟航班。這些航班將由亞洲航空、捷星亞洲、馬來西亞航空、馬印航空、酷航以及新加坡航空提供。
除了空中VTL以外,新馬兩國也將從11月29日起開放陸路關卡的VTL,以便工作人士以及普通民眾往返新馬兩國。
新加坡11月17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1月17日疫情數據。
根據衛生部11月17日通報,新加坡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89,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89起。
要判斷新增病例的增長率,必須較長時間觀察。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過去一個月,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昨晚通報7起死亡病例
年齡介於47歲至83歲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7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47歲至83歲,皆有基礎病病史。
這7起死亡病例,5起發生在11月17日,1起在16日,1起在15日。
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新加坡已連續58天不間斷通報死亡病例。
總體病死率降至0.253%
社區病死率降至0.382%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1月17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4萬4815起確診病例,其中619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54%降至0.253%。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86%降至0.382% (見上圖)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22%降至0.320%;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582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72%降至0.371%,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0%。
本波社區病例的病死率比本波之前低,一個原因是疫苗的保護作用,另一個原因是病程未完全發展。
另,還有個因素必須考慮。衛生部從10月11日調整程序,ART自助檢測陽性但無症狀的,無須接受PCR檢測,也不再計入確診數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有一派讀者認為,這批人應該相當多,是官方確診數據的一倍以上。既然大量無症狀人員沒有計入統計,確診人數作為分母小了,病死率就相對高了。
另一派讀者則認為,從輸氧、ICU等病例走勢來看,實際感染人數比公告的多不了多少,說實際感染人數是公告的一倍完全站不住腳,因為若實際感染人數是公告的一倍,輸氧病例基本也同步大增的,而現實是輸氧等病例人數較穩定。
希望本波疫情病死率能維持在上一波的病死率以下。究竟如何發展,目前言之尚早。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我們密切關注接下來幾周重症和死亡病例的走勢。
過去28天新增病例輕重症情況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8萬4962起 (98.7%) 為無症狀或輕症,666起 (0.8%)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128起 (0.1%)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101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198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ICU病危插管有2人已接種加強針
截至11月16日,新加坡全人口86%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5%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1%已接種加強針。
11月17日當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63人 (6%) ,普通輸氧病例5人 (2%) ,ICU輸氧觀察病例2人 (4%) ,ICU病危插管病例2人 (3%) 。
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
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32倍
從數據看來,絕大部分死亡病例屬於這三種情況:有基礎病病史、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六旬以上年長者。
11月17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每10萬人口當中出現ICU病危插管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七天移動平均數據如下;
ICU插管病危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23.2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32.0倍。
ICU和輸氧病例合計354人
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17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ICU病危插管有64人,比前一天少4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新加坡目前有430個ICU重症病床,64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48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57個;未用病床161個。ICU病床占用率為62.6%。
過去14天的ICU重症病例變化情況如下:
ICU重症和輸氧重症住院人數合計354人,比前一天少2人。
輸氧重症合計290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48人,比前一天少6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242人,比前一天增8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昨增3474起確診病例
截至11月17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3474起,累計24萬4815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當中,境外輸入10起,本土病例3464起,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144起。
昨天新增社區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1114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非輸氧病例比前一天少31人,為1114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67.5%。
過去14天普通隔離病房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升至2萬1818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151人,累計1萬3187人;死亡病例新增7起,累計619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2萬1818起,比前一天增945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2404人,累計20萬7723人。
編輯:SGB、AB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