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又在「搞事情」,昨天竟有記者問李顯龍:
「讓兩個部長一起負責新加坡疫情,是不是玩《魷魚遊戲》看誰能走到最後?」
(圖源:CNA)
李顯龍接受彭博社專訪
談兩大部長合作抗疫
新加坡疫情主要由跨部門抗疫小組負責,而抗疫小組的兩個主要負責人是財政部長黃循財和衛生部長王乙康。
這兩人都身居要職,又同時需要兼顧抗疫工作。
這兩人也被視為下屆熱門總理候選人。自從前副總理王瑞傑退下之後,下屆總理候選人就成謎。
李顯龍總理昨晚在彭博創新經濟論壇(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的晚宴上,又被問到了「接班人」的問題。
彭博社總編輯米思偉(John Micklethwait)問李總理,有沒有看《魷魚遊戲》。
總編以《魷魚遊戲》為比喻,問李總理是不是要通過兩位部長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表現,來淘汰他們。(決定誰是下屆總理人選)
(圖源:紐約時報)
這部韓劇裡面的人,都要參加比賽爭個你死我活,最後一人勝出。
總編問出這個問題之後,場下發出一陣爆笑,李顯龍總理露出尷尬的笑容。
不過李顯龍總理很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他說: 「這不是要淘汰任何人,因為我沒有後備人選。我不是在找贏家,而是要組建一個團隊。」
李顯龍說一個團隊裡面的成員必須擁有不同才能,不一樣的人一起挑起重擔,繼續帶領新加坡進入下個世代。
另外,他認為兩個部長站到前線,不是為了「選美」而是為國家做貢獻。
兩人同時領導抗疫小組,就是對他們才能的肯定。
(以上截圖:海峽時報視頻)
兩位部長親自破不合謠言
表示新加坡抗疫路線一致
外界對兩人的關係多有猜測,
有人說新加坡抗疫「仰臥起坐」,是因為內部意見不統一,黃循財較為保守,而王乙康較為激進。
特別是外媒很愛揣測兩人關係,《彭博社》10月初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得到消息抗疫小組內部似乎出現了意見分歧:
《新加坡病毒辯論在執政黨中播種罕見的不安》
(圖源:彭博社)
一方是主張收緊限制的財政部長黃循財;
另一方是堅持開放的衛生部長王乙康。
但是後來黃循財在接受採訪時候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表示任何執行的政策都是大家商議後一致同意的。
疑似為了破除傳言,10月12日兩位部長還「合體」一起錄了一條關於疫情問答的視頻,兩人同時上傳到Facebook。
(圖源:FB@黃循財)
從視頻上來看,兩人說說笑笑,關係看起來不錯。
其實民間就是喜歡揣測和調侃部長們的關係,
今年6月份的時候,抗疫工作小組的王乙康、顏金勇、黃循財在記者提問後,出現了有趣的互動。
鏡頭本來對準王乙康,但是王乙康沒有回答,意味深長地笑著向左轉頭,
接著鏡頭也跟著往左移至顏金勇,結果他也向左轉頭。
(網友P圖)
黃循財與他倆迅速交換了眼神,沉著穩定地開始回答記者的問題。
網友P圖搞笑,說這是遇到招架不住的難題「甩鍋」給同事,也贊黃循財有擔當,或者說他才是「隱藏的老大」。
當然這些都是苦中作樂的玩笑話,新加坡抗疫工作不容易,疫情一波接一波。
(圖源:福布斯)
昨天新加坡病例再次反彈回3000例,讓我們看看昨天11月17日詳情
出院和新增病例
在過去的一天裡,有2555個病例出院,其中401個是60歲以上的老人。
新發現COVID-19感染病例3474例,其中社區3320例,客工宿舍144例,輸入病例10例。
每周的感染增長率為0.89。
住院情況
1,468個病例仍在醫院住院治療。242例需要在普通病房補充氧氣,48例病情不穩定,在重症監護室接受密切監測,64例病情危重,在重症監護室插管。目前ICU的總體使用率為62.6%。
新增7例死亡,疫情以來累計619例。
最新感染症狀比例
在過去的28天裡,在86,055名感染者中,98.7%沒有症狀或症狀輕微,0.8%需要在普通病房補充氧氣,0.2%在ICU,0.2%已經死亡。
疫苗接種情況
截至2021年11月16日,我們符合條件的人群中有94%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全部治療方案/接受了兩劑COVID-19疫苗。
在總人口中,85%的人已經完成了他們的完整方案/接受了兩劑COVID-19疫苗,86%的人已經接受了至少一劑疫苗,21%的人已經接受了加強注射。
是否接種疫苗和重症的關係
在過去的7天裡,每10萬人中有0.6和5.2個完全接種疫苗和未完全接種疫苗的危重病人進入ICU。
在同一時期,完全接種疫苗和未完全接種疫苗的死亡病例分別為每10萬人口0.1和0.9例。
在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完全接種疫苗和未完全接種疫苗的病例在重症監護室中的危重病人數量分別為2.0和46.3。 完全接種疫苗和未完全接種疫苗的老年人的死亡人數分別為0.3和9.6。
(以上圖源:衛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