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的一個團隊創造了一種消化器,可以將食物垃圾分解成沼氣和營養豐富的消化物。沼氣可用於發電,而消化物可用作植物肥料。
在國家公園委員會 (NParks) 和國家環境局 (NEA) 的支持下,消化器將在東海岸瀉湖村進行試點。
NParks 和 NEA 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在該試點項目上進行合作。該試點項目研究了使用厭氧消化作為現場處理解決方案以從源頭關閉廚餘循環的可行性。
(圖片來源網絡)
在試驗期間,東海岸瀉湖美食村的攤主和顧客產生的食物垃圾將由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貨櫃厭氧消化系統進行處理。
東海岸瀉湖美食村的 60 個攤位每天產生約 150 公斤可消化的食物垃圾。這包括水果和蔬菜邊角料、攤位上的準備廢料和剩餘的餐桌垃圾。厭氧消化系統旨在處理如此大量的食物垃圾。東海岸瀉湖美食村被選為試點試驗的地點,因為美食村內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厭氧消化系統。
此外,該系統生產的生物肥料可以方便地應用於東海岸公園周圍的植物群。NParks 將研究使用沼渣作為公園內觀賞植物肥料的功效。
在厭氧消化系統中,分離的食物垃圾將被混合併被喂給容器中的微生物。微生物會將食物垃圾轉化為富含甲烷的沼氣和富含營養的液體殘留物,也稱為消化物。產生的沼氣可用於發電,而殘留物可用作園林綠化肥料。
(圖片來源網絡)
產生的電力將用於為系統本身供電。多餘的電力可以為美食村的 31 個壁掛式風扇和美食村的兩個手機充電點供電。
為使試點項目順利進行,國家能源局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將積極與相關利益相關者接觸。例如,他們將提高人們對在小販中心隔離廚餘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使用這種消化池的好處。
美食村亦會張貼海報和牆貼,提醒食客歸還托盤和用過的餐具,並鼓勵攤主和清潔工主動將廚餘與其他垃圾分開。為攤主和清潔工提供有蓋的垃圾箱來收集食物垃圾。然後,食物垃圾將被倒入位於東海岸瀉湖美食村周圍的五個智能垃圾箱。這些智能垃圾箱每次都會記錄和存儲分類食物垃圾的數量。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子系統自動將食物垃圾送入厭氧消化系統,以儘量減少食物垃圾的污染。還集成了其他子系統以提高厭氧消化系統的性能,例如垃圾箱裝載機、分揀機和碎紙機。
新加坡國立大學團隊將監督厭氧消化系統的運行和維護,他們還將研究人類心理和行為因素,以鼓勵小販和清潔工將食物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
領導該團隊的副教授 Tong Yen Wah 說:「我們的 NUS 團隊很高興能夠在 NEA 和 NParks 的支持下領導這項工作,以減少新加坡的浪費,並將食物殘渣轉化為綠色能源。」
NEA 的首席技術官 Patrick Pang 說:「現場厭氧消化等創新使從食物垃圾中製造有用的產品成為可能,否則這些產品必須被送去焚燒。」
(圖片來源網絡)
食物垃圾已被確定為新加坡零廢物總體規划下的優先廢物流之一。2020年新加坡產生的垃圾總量中,餐廚垃圾約占11%,只有19%的餐廚垃圾被回收利用,其餘的則在垃圾焚燒發電廠處置。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