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確診,大家可能會比較慌亂。
近日,《新加坡眼》的一位網友描述了她丈夫在確診新冠後治療期間的記錄。在得知丈夫確診之後,她第一時間做了自我檢測,消毒的住家。和丈夫一起居家隔離期間,每日測量體溫和血氧含量,在發現有持續發熱症狀後呼叫遠程醫生,並由醫生安排救護車送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本文中的患者已經在5月完成疫苗全程接種,但仍受感染,而且,在住院期間,有兩天需要輸氧。本文作者建議,在得知確診冠病後,無須慌張,要第一時間求助醫生,並按照醫療指示進行隔離或治療。
以下為網友原文:
10月28日:確診第一天
老公中午看醫生回來,因為咳嗽,醫生給了三天居家隔離指示,並等待PCR檢測結果心裡有點忐忑不安。下午自助檢測ART出來了兩條線,好吧,只能選擇接受。
現在中新冠比中馬票容易多了。我和女兒趕緊測一下,還好一條線,陰性,於是開始做各種準備工作,讓老公在主人房隔離,準備各種營養品、退燒藥、連花清瘟、礦泉水、清熱水、還有吸氧機,把客廳、廚房用紫外線消毒燈徹徹底底消毒下,也準備和女兒在家自我隔離幾天,暫時不出門給朋友客戶造成困擾吧。
10月29日:第二天
我和女兒自我居家隔離中,把預約都取消了,畢竟算是密切接觸者,雖然政府規定,只要檢測陰性,可以出門學習工作,但儘可能在有條件情況下在家呆著,不給社會添亂。
朋友送來名醫中藥,表妹來投食,不過我暫時只給三五個朋友知道,不想太張揚,省得關心的人太多怕無暇應付。
本來好好的飯菜,一放在門口,女兒說感覺無比淒涼,所以擺盤很重要。老公換下來的衣褲也不想洗了,直接丟進垃圾槽,反正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10月30日:第三天
一大早起來問老公,他說是一整晚睡不好,都在發燒發熱中,體溫一直在38度以上, 只能提醒他大量喝水,吃連花清瘟清。
我和女兒仍是檢測陰性。今天開始加丞燕的千禧泉和紐益特,幫他儘快退燒,增強免疫力,也安排放生,多做功德。讓他儘快恢復健康。
今天老爸批評我了,說不要把食物放在地上,應該放個小茶几在門口,食物放在小茶几上。
好吧,剛好家裡保險箱鎖匙弄丟了,準備拿去丟了,現在派上用場,直接用錢櫃給他當作小桌子,沒辦法,實力不允許低調。
老公今天一整天發燒,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白天38度多,晚上七點高燒到39度,女兒馬上叫了救護車,來了三個救護人員帶他去黃廷芳醫院退燒,去了醫院我們也就放心了。
只是現在新加坡中的人太多了,如果我們病情沒有太嚴重,又有條件在家隔離,就儘量不去占用醫療資源,留給更需要的人。
我老公染病之後,當局都是第一時間通知他該做什麼。身為家屬,我也是馬上收到信息,讓我上傳ART;我們打995,救護車二十分鐘到,立馬送他去醫院。
老公在醫院做了X光掃描,還驗血,打針點滴,我們也安心了,這樣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照顧他,可以讓他得到更好的治療。
開起紫外線消毒,燈把他的房間徹徹底底消毒下。朋友家的這台消毒燈相當專業,是國內手術室專用的消毒儀,40 分鐘啥病毒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在消毒期間要把門窗關嚴,人也不可以呆在裡面,發出的藍光和臭氧受不了。
10月31日:第四天
醫院在一樓搭個帳篷,給陽性的病患留院觀察。老公他們13 個人就住一個觀察病房。之前很多客工抱怨新加坡住的條件太差了,唉,其實新加坡人也是一樣待遇。我們能夠居家隔離的,就儘量居家隔離。
早上11點老公打電話來,說燒退了,醫院讓他出院,政府出錢派專車送他回家,不允許他碰任何地方,有人幫他按電梯,按門鈴送他進門。老公回來後感慨萬千,覺得醫護人員真的太辛苦了太不容易了。
這兩天發燒又住院,沒有睡好,回家後呼呼大睡。
我做好後勤工作,洗衣抹地煮飯,給他灌水灌營養;煮中藥綠豆薏米水代餐粉維他命魚油仙人掌水牛奶椰汁水等,希望能夠迅速恢復健康。老公感動到屁滾尿流,生病了才知道誰對他好。
不過他不知道,我把他換洗的衣服直接丟去垃圾槽,懶得洗,不知道他出來後會不會暴跳如雷,我不是一個勤儉持家的女人,是個敗家娘娘。
表妹投食,還有小夥伴送了兩箱啤酒。現在新加坡遍地開花,防不勝防,我們只能以平常心對待,該幹嘛幹嘛,該小心小心,該補針補針,少抱怨多理解不添亂。
記得講演會討論過人定勝天還是盡人事聽天命;對於疫情我們做到接種疫苗,吃好喝好睡好心情好,盡我們的洪荒之力,中不中只能交由老天爺處理。
在這疫情的威脅下,人的謀算一定會勝過自然嗎?事實清楚地擺在我們眼前——人定……不能勝天!
11月1日:第五天
娘娘自我居家隔離第五天,老公一早起來測了血氧和體溫,還是有點發燒,看來體內還有炎症。
他是屬於症狀很多的,算是比較嚴重的,咳嗽流鼻涕發燒發冷發熱頭暈眼花四肢酸痛瀉肚還失去嗅覺了。
這跟平常身體素質有很大關係,他不吃青菜水果,不吃雞鴨豬羊,只吃點海鮮和豆腐白菜包菜豆芽,還有就是青色的菜完全不碰,又肥胖又三高又不愛運動,所以病毒容易侵入體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不過他去了醫院退燒,住了一晚觀察室,才知道吃不好住不好,還是家裡好。
這幾天一直在思考,我老公屬於比較注意防疫的。這一年多幾乎是居家辦公,出門口罩嚴嚴實實,和朋友徒步也是全程戴著口罩,連我們全家出門在自家車上都戴著口罩,是在哪裡中的呢?
每個星期天,公司都要求自測上傳。所以想來想去,就是抵抗力差,病毒飄過都會中。剛好他是五月打完第二針,應該快打追加劑,對於他這種身體素質差的,可能體內已經沒有抗體,怪不得政府一直呼籲大家打第三針,應該是因為大數據顯示這些早期打疫苗的,體內抗體都非常少了,沒法抵抗病毒。
所以身體差的肥胖的年紀大的千萬不要輕敵,趕快去補針吧。周邊幾個和他密切接觸者全部沒有中,這年頭真的是拼抗體。
老公還在發燒狀態,血氧時好時壞,胃口不好浪費美食了,咳嗽繼續中,傍晚燒退了,吃了點粥。
看到新聞說,醫務人員由於長期抗疫感到疲憊,辭職達到1500人,心揪了下,心疼醫務人員,唉,病例暴增,人手短缺,有條件在家居家康復的,儘量就不占用醫療資源。
經過一年多疫情,我們要與時並進,從恐慌到淡定,從清零到共存,從敬畏到常態。
11月2日:第六天
他還有一點低燒,不過精神恢復了。前兩天發燒不退,頭痛欲裂,暈暈沉沉,昨晚讓他吃了我的特效班納杜,這款班納杜對頭痛特別有效,我每次大姨媽都需要靠它舒緩疼痛。咳嗽還在繼續中,估計不會這麼快好,昨晚開始啟用吸氧機。
其實,沒事吸吸氧有助於舒緩神經緊張、心情煩躁等亞健康狀態,而且幫助肺功能,治療呼吸道疾病,提高血氧飽和度。
當時好友讓我買,我還覺得沒必要,沒想到她說服我老公訂了一台,突然間覺得真是個好東西。
Partner 又送了好吃的來,這輩子吃的最貴的葡萄,一串竟然$39.90, 一粒$1。切點豬肘豬肚,開始小酌。
女兒說:「我們是不是太不厚道了?老爸在裡面,水深火熱,粗茶淡飯,我們在外面談笑風生,大魚大肉。」
我說:「難道你覺得我們應該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嗎?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只能告訴自己不要恐懼,不要焦慮,保持樂觀,才能幫助他更快更好戰勝病毒。」
作為家屬,我們只能盡力照顧他這十天的飲食起居,監督他測血氧體溫;提醒他吃藥喝水;提供他足夠的營養;給予他精神上的鼓勵。十天很快就會熬過去的。
11月3日:第七天
早上老公量了,血氧91,體溫36.7度。人家還是非常有常識,訂了遠程問診,醫生看了血氧,馬上幫他叫了救護車上門。
這組救護人員非常專業,怕他血氧過低,推了輪椅上來。照了X光抽血化驗,下午得知肺部感染了,需要留院治療幾天。
唉,好吧,他就是輕症中的重症。只要不是重症沒有生命危險就好,器官受損慢慢恢復吧。
下午去廟裡拜拜祈福,雖然一直秉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但是真的看到救護人員上門內心還是有點忐忑;有點不安;有點焦慮;但這一切也只能坦然面對。
住進病房了,讓我們更放心,有專業人員護理,吸氧點滴消炎中。
好友的女傭中了,人家年輕,打針兩個月,只是輕微喉嚨不適流鼻水,竟然72 小時就轉陰了。不過真的不能大意,她老公在第四天檢測中發現也中了。
現在政府規定,密切接觸者每天自我檢測只要是陰性結果,就可以出門。我和女兒選擇在家自我檢測,自我隔離,五天才出門。今天看到新聞,總理李顯龍提到新加坡是打算疫苗接種為主,自然感染為輔,兩者相結合,在儘可能降低病死率的情況下達到全體免疫。
為什麼讓密切接觸者不需要隔離就可以出門呢?也就是在醫療系統吃得消的情況下達到一定的自然感染,但政府又要可控,因為如果重症過多醫療系統會崩潰。
11月4日:第八天
早上打電話來說,還在吸氧消炎中,有點胸悶,不過精神狀態還不錯,也吃得下了。讓我趕快把Pokémon送去醫院,有力氣玩遊戲就是好事。
收拾了一大堆營養品、個人物品還有N95口罩和酒精消毒液,當然最主要的就是手機和充電器。醫院現在不讓家屬進去,只能把物品放在一樓大廳寫好名字,醫院會安排統一派送。
11月4日:第八天
今天給老公買了一些衣褲作為補償,讓他知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前兩天支支吾吾跟他說,你在家儘量穿一些破破爛爛的衣服就好。人家馬上意識到衣褲被我都丟光了,氣炸了,不過生病也只能有力無氣罵我幾句,「那十天出來我穿什麼,都被你丟光了!」
我振振有詞道:「你發燒這麼高,病菌這麼多,我萬一感染了咋辦?」
不就是花點錢嘛,花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11月5日:第九天
來醫院給老公投食,醫院伙食都不是他平常吃的,因為太挑食了,所以抵抗力差。
他說病房裡本來有個80多歲的老人,沒打疫苗,走了,應該也是有基礎疾病。
我認為,大數據顯示目前這一批要住院的大多數人,要麼是打了疫苗差不多六個月的,要麼就是有基礎疾病的,保護力不夠了,所以當局一直強調大家趕快打追加劑。
希望大家都趕快行動起來,好好保護自己吧。
把老公的枕頭抱枕都換了,換不換床單被子還在糾結中,考慮洗還是丟;小夥伴知道我把他的衣褲全部丟了都驚呆了,我就是個敗家娘娘。
和女兒吃個泰國餐,不忍心他醫院伙食如此清淡,也打包一份給他做夜宵。
其實醫院伙食不錯,還可以選餐。早上雞肉粥咖啡;中午糙米飯老黃瓜湯肉餅青菜葡萄;晚上糙米飯白木耳湯雞肉青菜蘋果;有飯有肉有菜有湯有甜品有水果有咖啡,伙食真心不錯。他平常都不吃這些,估計餓了也只能硬著頭皮吃了。
11月6日:第十天
堅持自我檢測十天,老公也變綠碼了,明天出院。
我一高興,和女兒點了他不吃的東西,趁他還沒有回家趕快慶祝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非常勤勞的我趕快把亂鬨哄的家收拾下,還把被子床單也洗了,沒有丟。仔細看了《新加坡眼》提供的數據,才發現他不是輕症中的重症,而是重症中的輕症。
目前98.7% 是輕症或者無症狀居家康復,他是屬於普通病房輸氧的0.7%,在住院五天當中,吸氧兩天。他5月22日打完第二針輝瑞之後,估計現在沒有什麼抗體了。所以呀,該補針補針吧,要不然得了重症更麻煩呢;實在不想補針,就去測個抗體再決定吧。
11月7日:第十一天
立冬。
老公出院了,他說醫院給了證明說不具有傳染性,註明康復之後270天不需要再檢測ART和PCR。
我還不放心,讓他繼續測是否真的轉陰了。原計劃是如果還沒有轉陰,就繼續在主人房呆幾天再說。
而且諮詢醫生後得知,得了新冠之後就相當於打了第三針加強劑了,暫時不需要補針。
所以很多人自測ART,中了不報衛生部,這樣政府數據沒有記錄你中了,還要打第三針嗎?
唉,老公到家不到十分鐘,把我們母女都罵了一遍,罵女兒去廁所開著空調不關房間門浪費電,罵我把他衣服丟了也不把新的拿去洗,冤枉娘娘呀,我真的不是懶,是因為我怕大小不適合七天內還可以換。
不過有力氣罵人是好事,證明他沒事,才有力氣罵人。換個角度看問題,問題也許就不再是問題。
11月8日:第十二天
老公今天狀態不錯,只是還有咳嗽,估計沒這麼快好,本來以往一咳嗽都可以咳整個月。不過現在已經有力氣出門騎腳車運動去,應該沒大問題了。
最近家裡花草都犧牲了,得趕快去補貨了。跟女兒說:「你看看我們家花花草草多好,幫我們擋災擋難,才讓你老爸平安度過。」
女兒說:「你就是懶,自己沒有澆水枯萎了,竟然還振振有詞,讓我相信這不是迷信。」
11月9日:第十三天
今天收到醫院帳單400多新元,還有點納悶,不是說新冠患者由政府出錢治療嗎?
後來老公仔細看了帳單,才發現是第一次高燒39度,我們自己叫救護車,住院半天,所以要自付。
第二次是遠程醫生幫他叫的救護車,住院五天全部免費。
原來不同人叫救護車上醫院也是有區別呀。
我才想起,住院時應該聯繫保險經紀,我們是有買保險的,其實可以按照自己保險的住院等級選擇病房,並不需要住六個人一間的病房。看來保險意識不夠,還了幾十年保費,竟然也沒有享受下單間病房的待遇。
11月10日:第十四天
這新冠竟然讓他瘦了五六公斤,原來挺著十個月大的肚子,一下子就剩五個月了。
肚腩小了,人看起來精神多了,這次重症也讓他有點後怕,周邊朋友得的都是輕症,只有他啥症狀都有,這跟他的飲食起居不運動有很大關係。
這次住院,他應該自己也意識到身體素質差,敲個警鐘也不是壞事。現在沒事出門騎騎腳車,簡單運動運動。
11月11日:第十五天
雙十一是結婚22 周年,吃個晚餐也順便慶祝下老公康復出院,過了這一劫,希望接下來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順順利利。
來NTU南大給女兒投食。親媽呢,吃著魚翅還想著她。
本來想督促老公鍛鍊身體,約了朋友一起夜騎,剛準備出門,卻下雨️了。好吧,剛好給自己機會偷個懶。
(作者筆名:簡潔)
如果你也遇到類似問題,歡迎掃碼加入「新冠確診康復交流群」,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新冠那些事。
編輯:WWT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