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吉隆坡市政廳在11月1日所實施的禁令,不允許便利店、雜貨店和中藥行售賣烈酒。不過,這些商家依然可售賣啤酒,但必須遵守特定條規,包括售酒時間為早上7點至晚上9點。
此外,啤酒陳列也必須與其他飲料分開,售酒時間結束後必須鎖上展示櫃。
《透視大馬》日前訪問大馬一些中藥行和小型超市業者後獲悉,這項禁令導致他們面對存貨不能銷售,也不能退回給供應商的窘境。
商家們反映稱,該禁令僅讓大型超市受惠且不利於中小型企業,希望政府當局重新檢討該禁令。
受訪的商家表示,事實上禁令不會減少飲酒人數,因為人們還是可以在別處購得酒精飲品。
變相的無理懲罰 Fahmi Lian草藥與食品私人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羅金風(譯音)稱,政府的做法形同在無理的懲罰嚴守標準作業程序的酒類銷售商。
他表示,他們一直都很謹慎地販賣烈酒,遵照所有指示但卻突然被禁售烈酒。
“我們沒有賣酒給穆斯林,也沒有賣給21歲以下的人,更沒有賣假酒。”
他說,他們是在為社區服務,大多數客戶是熟客,因相熟和信任他們才來他們的店面購物。
羅金風的商店位於隆市華聯花園。他表示,一直都按照規定,將烈酒擺放在分割區域。
因為禁令導致他的售酒執照被取消,如今他現有10萬令吉的威士忌、白蘭地等烈酒庫存無處兜售,他們既無法售賣,供應商也不會回收。
“我們也不能單獨或售賣混有酒精的藥品,這已經影響我們的生意和客戶。”
酒商公:禁令是種歧視 禁止吉隆坡雜貨店、便利店和中藥行販賣烈酒的禁令在去年11月15日首次被提出。該禁令原定在10月1日執行,較後推遲一個月執行。
大馬聯邦直轄區部長沙希淡說,禁令主要是限制穆斯林和21歲以下人士購酒。
馬來亞聯合邦酒商公會聯合總會(ALMA)全國有400名會員,吉隆坡會員占150名,由於此禁令已讓商家陷入困境,ALMA副主席梁瓊范(譯音)說,該會已經和吉隆坡市政廳即沙希淡會面表達困境。
“我們告訴吉隆坡市政廳,這個禁令是一種歧視。超市獲准繼續銷售,在住宅區內超市和同一個區域的雜貨店有什麼差別?”
本身也是酒商的他透露,中藥行每年貢獻1500萬令吉的烈酒銷售額。
“吉隆坡市政廳說這些商店出售廉價酒,引發公共場合喝酒問題。可是在公共場所飲酒不屬於我們的職權範圍,這是消費者個人的問題。”
他比喻稱:“就好像車禍,我們不會禁止售賣車輛吧?”
他說,現在消費者只能從超市購買烈酒,這讓超市處於壟斷地位,同時有機會向製造商和經銷商施壓要求降價。他也擔憂這會讓非法售酒情況更加嚴重、不受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