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只决定把社交活动人数限制从2人放宽到5人,同时继续扩大疫苗接种差异化安全管理措施,在安全的情况下,逐步开放,避免疫情反弹,再度加重医疗体系的负担。
现在还在观察未来几周的疫情发展形势,如果情况保持稳定,就会考虑在下个月底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
下个月底进一步放宽的话,会不会是过渡期A?
到时限制会放宽到10人吗?
根据卫生部长王乙康今天开会时所说,12月会避免有大幅的解封开放动作。
“要是我们能早点开放,可让社会、家庭和朋友逐步进入年底佳节的氛围。
眼前是个宝贵的机会 ,让我们进一步开放,社交活动相信会增加,病毒传播率、每日病例和住院病例或增加,但对医疗系统的影响可以通过其他措施应对。”
而且,他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天会有一轮新政。
“要是错过眼前的机会,把放宽措施延后到明年,到时疫苗追加剂的保护力可能减弱,患病人数和公共卫生局势可能会比现在更严重。
与其未来不如现在小心翼翼地逐渐开放。”
从这一波开放动作来看,新加坡的以前这是好转了?
咱们来具体看看。
日增病例持续走低
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最低点
昨天19日,新加坡报告日增病例1734起。
跟前天数据差不多,但比17日少了一倍(差了1740例)。
上一次病例以17开头,还是在14日的时候,当天是周日。
于是很多网友就懵了。
按照之前的经验,病例数字会在周六、日、一下降,原因是“周末检测少”导致。
但昨天周五也出现了病例突然下跌的情况。
而卫生部也没有再给出相关解释。
很多人猜测,这可能是因为新加坡疫情好转了。
近期各大指数,包括病例人数、每周病例增长率、ICU病房容量在内看起来比前两周要稳定。
怎么个稳定法,来看下:
日增病例持续走低
根据卫生部官网的社区病例曲线图,灰色曲线表是日增病例的走势
从10月27日那天突然曝出的5000多例以后,日增病例持续走低。
11月第一周(1日至7日),单日最高发生在11月2日,报3352例。
第二周(8日至14日),单日最高发生在11月10日,报3244例。
第三周即本周(15日至19日),单日最高发生在11月17日,报3320例。
原本在10下旬,社区病例平均维持在每日3000例,出现4000、5000就算高峰。
但现在,社区病例平均维持在每日2000例,出现3000以上就算小高峰。
所以可以说,报出来的病例确实在趋稳。
每周病例增长率降到3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昨天,每周病例增长率为0.77。
成为自9月19日以后连续三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每周病例增长率是过去一周跟前一周的病例之比。
0.77代表着新加坡过去一周病例的增速,比前一周慢,按理说是好事。
但基于经验,这个指数是按照通报出来的病例数字来算的。
检测人数少,通报病例人数少,每周病例增长率就低。实际到底如何,由于可见信息少,很难能分辨出来。
但明显能看出来,本周的增长率维持在0.9左右。所以猜测0.77属于手动降档,不是病例增速自然减缓。
ICU病床两周以来最宽裕
从本周开始,ICU的病床容量就逐渐宽裕。
截止到目前,本地ICU床位累计有430个,其中110个由新冠患者在用,135个由非新冠患者使用。
剩余可用病床有185个。
185个的意思是,现在新加坡的医疗卫生系统不再那么紧张了。
前两周最严重的时候,ICU病床整体使用率一度曾达到79%,而现在为57%。
重症人数减少
跟每周病例增长率一样,重症方面也有一个增长走势图。
从下表来看,截止到昨天,需要吸氧及ICU患者的每周增长率为0.85。
重症人数也从前天的339人,突降到312人。
其中少掉的部分,估计就包括昨天报告的16例死亡,年龄在52岁到93岁之间,除了1个没打过疫苗的以外,其他都有基础疾病。
另外,现存新冠患者住院的还有1346个。这些人当中,有一小部分是打完第三针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