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從進口自新加坡1批次凍熟白魚丸的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中國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中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新加坡水產品生產企業Ha Li Fa Pte Ltd(註冊編號為NY12G0001)的產品進口申報1周。
不過...在新加坡,似乎對於海外包裹並不那麼重視...
由於越來越多人在雙十一購物節,從海外平台購買商品,然後送抵新加坡。有人擔心一些商品的包裹表層可能有冠狀病毒。
不過,新加坡當地的傳染病專家稱——
冠狀病毒主要還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傳播,目前依舊沒有證據顯示物件的表層可成為主要的傳播媒介。
(圖:來源自網絡)
有物流從業者稱,雙十一後,每天平均處理8000個包裹,七成來自中國。
相關的負責人稱,空運物件一般四到六天運抵新加坡,海運則需兩到三周,因此認為當包裹抵達倉庫時,如果表面有任何病毒,它應該已經消失,所以沒有必要對物件進行消毒。
「其實每天我們員工還有我們的司機,他們都要做那個快速抗原檢測,以確保他們是陰性,他們來做工之前,也是確保每個人在一個很安全的環境下做工,因為我們也不想我們的顧客,因為我們如果假設我們的員工有任何的疫情,會傳染給他們。」
(圖:來源自網絡)
也有物流從業者指出,儘管不會為物件進行消毒,但公司還是採取了一定的防範措施,例如確保倉庫的衛生水平,以及送貨人員得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圖:來源自網絡)
專家建議如果消費者有顧慮,可使用清潔劑為包裹消毒。
新加坡南大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陳維寧教授說:「收到物件就是戴手套,然後用一些廚房的那種清潔劑,拿一塊布抹乾凈一下,然後再打開那物件,然後之後就要去除掉手套去洗手,這之間就儘量避免用那個手去碰你的臉、鼻子還有嘴巴。」
專家也說,清潔劑可將冠狀病毒表層的蛋白質成分去除,大大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等於說海購還是有風險...
雖然大部分都是中國貨,但能確保沒有病毒嗎?
而且開始海運後,很可能與其他國家的快遞混攪在一起...真的沒有風險嗎?
對此!各位看官怎麼看?
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下箴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