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新國居家康復傳播病毒占少數 病例多來自餐飲場所等環境

2021-10-17

新加坡推動居家康復計劃,居家康復已成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既定護理模式,但要病患與家人共用廁所的問題引發擔憂。新加坡衛生部表示,就算家中臥室沒有連接衛生間,居家康復者仍可以減低將冠病傳染給家人的風險。

大部分居家康復者家裡的房間沒有連接衛生間,共用衛生間是否會提高將冠病傳播給家人的風險呢?

新加坡衛生部危機管理團隊總監迪內什在亞洲新聞台一項節目上表示,居家康復病患傳播病毒給家屬的例子只占所有社區病例的10%,其餘病例都來自其他環境,例如餐飲場所。

遠程醫療公司MaNaDr的創辦人張瑞秋(譯音)醫生說,冠病患者如果遵循一些措施,仍可以和家人共用衛生間。這些措施包括在使用衛生間後清理馬桶、間隔30分鐘再讓另一名家屬使用,以及如廁後蓋上馬桶。

「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冠病傳播都發生在口罩除下的時候,並非在與對方交談或共用衛生間的時候。如果冠病病患待在房間用餐,我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她透露,她遇過的居家康復病例中,只有1/4的臥室有連接衛生間。

遠程醫療公司MaNaDr創辦人張瑞秋(譯音)

和64歲母親同住在一房式組屋的冠病患者沈妮可(譯音)在節目上問道,為何他的環境「不合適」,卻被安排居家康復。

迪內什解釋,那些無法居家隔離或家中有高風險家屬的患者,將可以住進社區隔離設施。

另一名冠病患者丁佩薇(譯音)問道,為何她一家六口同住在一個屋檐下,卻接到當局不同的安排,每一人共接到5通電話,6人加起來共30通。

「這給我們帶來很多壓力,我們又要照顧生病的年幼孩子,自己又因為需要重複這些程序而沒有時間休息。」

他解釋說,當局將根據簡化的冠病醫療程序,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為患者進行安排。

「我們不再根據你是否需要隔離,或你是否是確診病例來進行安排。」

這意味著,遠程醫療不再只限於冠病患者,其他家屬若感到身體不適也能使用這項服務。

居家康復已是大部分5歲至69歲已接種疫苗患者的既定護理模式,今日起也將成為已接種疫苗的70歲至79歲患者的既定護理模式。只有特定群體除外,例如一歲以下的孩童和80歲以上的已接種疫苗年長者。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