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包括:
一、年輕人和孩童冠病感染率上升
二、首批允許不同住五人堂食的小販中心和咖啡店公布
三、確診病例增長率為0.78,ICU占用率降至56.8%
四、昨夜通報13起死亡病例,其中一人無基礎病病史
五、總體病死率升至0.261%,社區病死率升至0.391%
六、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23%
七、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52倍
八、ICU和輸氧人數降至299人,ICU病危插管降至60人
九、普通病房人數升至1068人,占用率升至64.7%
十、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在治/隔離降至1萬8408人
年輕人和孩童冠病感染率上升
昨天 (11月20日) ,在政府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召開的記者會上,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說,20歲至30歲的年輕新增確診者的比率正在上升,從一個月前的14.2%增長至11月19日的15.6%。
不過年長人士的染病率則下降或趨穩。
年輕人是社區中的「社交活躍」群體,他們由於工作等原因必須外出。麥錫威說:「有些人認為他們年輕,或缺少一些高風險特徵,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堅持反對接種疫苗。」有一些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即使他們沒有其他的醫療病史,在染疫後也要入住加護病房。「有些人仍然病危,不能保證他們一定會康復,其中一些人仍存在死亡風險。」
麥錫威提醒年輕人,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以為未接種疫苗染疫後仍是安全的。隨著新加坡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確診病例當中可能會出現更多年輕人,並呼籲還未接種疫苗的年輕人接種疫苗。
另外,12歲以下的孩童感染率也有緩慢上升的趨勢。衛生部的數據顯示,11月19日的確診病例當中,孩童占11.2%,比一個月前的6.7%高出許多。
「這些兒童仍很脆弱,因為他們還沒有資格接種疫苗以保護他們免受感染,而且讓他們遵守戴口罩和安全距離措施更為困難。」
麥錫威也提到,儘管許多兒童感染後通常症狀比較輕,但仍有少數兒童因冠病引起嚴重併發症,需要在兒科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對此,麥錫威表示,當局正在努力進一步擴大全國疫苗接種計劃,讓5歲至12歲的孩童接種疫苗。「我們很快會獲得有關兒童接種疫苗的可靠數據,讓我們能更有信心相信疫苗能保護12歲以下孩童免於感染冠病。」
圖源:MOE
竹腳婦幼醫院將開展兒童疫苗試打計劃,研究如何更好地為兒童接種疫苗,並檢討疫苗的安全性和效能。
竹腳婦幼醫院受詢時證實,由於反應熱烈,這項試打疫苗計劃的報名已經截止。醫院目前正在評估申請,之後將聯繫獲選的參與者。醫院將儘快展開研究,預計將有150名五歲至11歲的健康兒童參與,接種後院方將對他們進行長達15個月的跟進觀察。
首批允許不同住五人堂食的小販中心和咖啡店公布
昨天 (11月20日) 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和新加坡食品局發布聯合文告:從下周二 (11月23日) 起,第一批11家小販中心和7家咖啡店,將在落實疫苗接種差異化安全管理措施下,允許不同住的五人進行堂食。
圖源:Unsplash/ Nauris Pūķis
11個小販中心的出入口都會設置檢測站,檢查食客的疫苗接種狀態,並能允許每組多達五人一桌一起堂食。個別攤主需要檢查每個食客的接種狀態。
其他小販中心預計會在本月30日或以前設立類似的入內檢測,此前,這些小販中心只能允許最多兩名完成接種者同桌吃飯。
咖啡店如果要接待每桌多達5人的食客,就需落實管控措施,包括把咖啡店圍起來,設立指定入口處,並安排員工檢查和區分完成或還沒完成接種的食客。咖啡店業者同時要確保公共空間,如咖啡店前的五腳基不受阻礙。
以下是這18家名單,快來找找你常去的那間有上榜嗎?
11家小販中心:
勿洛熟食中心
廟彎巴剎 (Beo Crescent Market)
芽籠士乃巴剎
荷蘭村巴剎和熟食中心
馬吉街臨時熟食中心
三巴旺山熟食中心
中峇魯熟食中心
海軍部村莊小販中心
茨園小販中心
淡濱尼天地小販中心
白沙中小販中心
7家咖啡店:
廣東民路的 Barfood & Co
淡濱尼道的好年 (Goodyear Restaurant Enterprise)
實龍崗路上段的奇香
丹戎加東路的B4RI
三巴旺路的The Patio
濱海灣花園的沙爹灣 (Satay By the Bay)
以及濱海藝術中心購物坊的老饕灣 (Makansutra Gluttons Bay)
圖源:新加坡食品局
新加坡11月20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1月20日疫情數據。
根據衛生部11月20日通報,新加坡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78,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78起。
要判斷新增病例的增長率,必須較長時間觀察。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過去一個月左右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晚通報13起死亡病例
其中一人無基礎病,未接種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13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62歲至98歲,除一人外,皆有基礎病病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無基礎病病史的一人,未接種疫苗。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歸納,這13起死亡病例,8起發生在11月20日,4起在19日,1起在18日;按年齡分布,9人為70歲以上,4人為60歲至69歲。
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新加坡已連續60天不間斷通報死亡病例。
總體病死率升至0.261%
社區病死率升至0.391%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1月20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5萬零518起確診病例,其中654起死亡,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258%升至0.261%。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87%升至0.391% (見上圖)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25%升至0.329%;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617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77%升至0.380%,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1%。
98.8%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8萬零92起 (98.9%) 為無症狀或輕症,603起 (0.7%)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110起 (0.1%)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95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183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已接種加強針人口比例升至23%
截至11月19日,新加坡全人口86%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5%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3%已接種加強針。
11月20日當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68人 (6%) ,普通輸氧病例2人 (1%) ,ICU輸氧觀察病例2人 (5%) ,ICU病危插管病例1人 (2%) 。
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
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52倍
從數據看來,絕大部分死亡病例屬於這三種情況:有基礎病病史、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六旬以上年長者。
11月20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每10萬人口當中出現ICU病危插管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七天移動平均數據如下;
ICU插管病危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22.3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52.0倍。
ICU和輸氧病例合計299人
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20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ICU病危插管有60人,比前一天少4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新加坡目前有431個ICU重症病床,60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40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45個;未用病床186個。ICU病床占用率為56.8%。
過去14天的ICU重症病例變化情況如下:
ICU重症和輸氧重症住院人數合計299人,比前一天少13人。
輸氧重症合計239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40人,比前一天少6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199人,比前一天少3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昨增1931起確診病例
截至11月20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1931起,累計25萬零518起,破25萬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當中,境外輸入6起,本土病例1925起,其中包括客工宿舍病例58起。
昨天新增社區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1034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非輸氧病例比前一天少62人,為1034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62.7%。
過去14天普通隔離病房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1萬9044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168人,累計1萬3486人;死亡病例新增16起,累計641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1萬9044起,比前一天少1067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2706人,累計21萬4070人。
編輯:ABC,XHZ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