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加坡眼》網友「Amandacat」在一次打計程車途中和司機聊起了家常。兩人都是來新加坡20多年的新移民,他們心中的新加坡是什麼樣的呢?一起來讀讀這段小故事~
利用上課中間的兩個小時休息時間,我出門走了一趟碧山小區的外圍。我鮮少在傍晚時分出門,因為往常都是午後不久開始授課,然後直接進入了夜幕低垂甚至月色褪去了光芒。那一日,兩個小時的空檔算是意外的收穫。
在碧山居住了20年,這算來應該比我在台灣住過的任何城市都要長久。這一住,幾乎就是整個下半輩子的事了。一直很喜歡這個小區,多一分過於喧囂,少一分過於蕭瑟。寧靜平和機能方便得剛剛好。
想起前幾天叫了一輛車前往辦事處。一上車,司機問了一句:這麼喜歡華文?起初還真是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見我一臉疑惑,司機解釋了,他說我的姓氏拼音是CHEN,而新加坡陳的姓氏拼音是TAN。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我笑著解釋,陳在台灣拼音是CHEN。然後整路就和司機聊開了。這位司機先生原籍是上海人,在新加坡定居了26年,很年輕就過來打拚了。
他說26年前自己還是一個剛畢業的小伙子,在上海就業薪資只有人民幣700-800元,當時他在新加坡工作的薪資是1500新元。兩相比較之下,似乎只有選擇離鄉背井更有前景。
他的26年間也有大起大落,曾經回到家鄉去工作,也隨著妻子到福州去管理工廠,繞了不少曲曲折折的彎路。最終一家人還是選擇落腳生根在城獅。如今兒子當兵了,女兒也高中即將畢業了。
他問起我在新加坡待多久了,我說20年。接著又問我,為什麼想定居在新加坡?我說我就用一句話來回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簡單來說,新加坡生活單純,機能完善,交通便捷,人事不複雜,執政者以為民為本。
司機先生說他完全同意我的話。他說他們一家人很早就取得公民了。在這次疫情的衝激中,他對自己有幸生活在這片土地更加感恩,新加坡政府無論是對公民生活的補助或者德士的補貼,都是扎紮實實的兌現。不用頂大太陽去排隊去填表,每一筆錢都是直接打入公民的銀行帳戶里。
遇上這樣的司機,短暫旅程的相識,都是歡暢無比。人活著,少抱怨,多感恩,才會過得快樂。
老子的《道德經》里提到:罪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無常,總有磕絆。知足常樂,才是王道。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Amandacat)
如果你擁有寫作分享的熱情,也歡迎在 《新加坡眼》APP「社區」一欄進行發帖投稿!我們將對精彩內容進行刊載,以便利大家閱覽交流。
社區投稿方式如下:
2.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合適的版塊編輯發布您的創作內容。
《新加坡眼》APP為大家提供創作平台,希望大家能夠在疫情中,一起通過寫作來對抗疫情中的壓力,體味分享生活五味。
編輯:XXJ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