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時事評論員許國偉接受《亞視新聞東南亞》專訪時,針對甲州選舉成績剖析大馬政壇未來的局勢。 他指出,疫情衝擊肯定對大選造成一定影響,但選民對大馬「政治冷淡」也是需要關注的因素。
他表示,大馬政治氣氛越來越冷,沒辦法換取選民熱情,就算之後疫情改善,但大馬選民還是會覺得「我投來幹嘛?」。
他指出,馬六甲有些選區的廢票甚至還比勝選者的多數票高,509大選也有很高的廢票率,這是大馬選民對時下所有政黨的不滿,倘若大馬政黨無法改變現狀,屆時大選即使投票率高,還是會出現很多廢票的情況。
本次的馬六甲州選的其中兩個議席出現了廢票比多數票高的情況。在彭佳蘭峇株,選民人數為20,923人,勝出的巫統候選人卡宋諾丁獲得4839張票數,多數票僅有131張,而該區的廢票卻有261張。
實甘總選民則有 16,041 人,巫統候選人再迪阿丹在與伊黨、誠信黨及獨立人士的競爭下,獲得5,038票,多數票更只有區區79張,廢票卻有200張。
根據大馬選舉委員會,第15屆馬六甲州選的合格選民約50萬人,當天投票率為65.85%,一共有32萬6068人投票。這包括一般選民、提前投票及郵寄投票。
國陣在這次的馬六甲州選中,以28個州議席中贏得21席,超越三分二的優勢執政馬六甲,而無需與國盟和希盟組成政府。
10月5日, 由於四名國盟州議員跳槽宣布撤回對甲州首長蘇萊曼支持,而導致原本由巫統領導的州政府倒台。過後,大馬選舉委員會宣布甲州重選,投票日訂在11月20日。
值得一提的事,這次州選是大馬在疫情間舉辦的第二次州選。汲取上次沙巴州選導致冠病爆發的經驗,本次州選的標準防疫作業程序更為嚴苛。各界都在關注馬六甲州選後是否會引發疫情反彈,而其結果將直接影響砂拉越州選和大馬全國大選的日期。
他指稱,不論是國陣或希盟,政黨的領導層讓支持者和選民產生一些負面印象。倘若政黨不能洗牌,那該黨就無法扭轉選民對該黨負面的印象;若要洗牌,誰會是能接棒的人選也備受質疑。
「來屆全國大選能否重新洗牌,有沒有出現新的政黨、不同理念的政黨,或是牌面還是一樣的人,走回老路的政黨,毫無新意?「
他認為,這會是激起大馬選民對大選「熱情」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