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堤一通才算百脈通 到了新山猶如重見天日

2021-11-22

再過一周,新馬民間將終於盼來長堤的開放。

配合兩國的VTL(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計劃),長堤跟航空一起開放,應是皆大歡喜。

但此時此刻,兩邊人民對這個發展可能心情複雜。因為,隨著新馬民間交流的逐漸正常化,兩地人民交叉感染的機會也就越高。

難道新加坡政府就沒有顧忌嗎?

在「與冠病共存」的策略下,政府三個月前便已擺明準備迎接冠病數據的急速上升,政府「胸有成竹」,似乎在說,不怕你感染,只要不是一窩蜂感染,分小批輪流感染,公共衛生體系可以應付。

人民只看每日感染數據,生活在恐懼中,但日子久了,現在大家也對上千的感染數據感到麻木,習慣就好。

每天哪裡出現感染群,哪裡是感染熱點,已似乎不太叫人關心,看看商場和小販中心的人潮就可以知道。

烏節路一帶的商場購物人潮。(聯合早報)政府強調,重症和死亡數據低。現在衛生部每天通過手機短訊的疫情通報中,少了當天的確診數據。每天多少人在ICU(重症急救病房),每天多少人出院才是重點。

所謂的「與冠病共存」,就是把冠病當作傷風感冒一樣稀鬆平常。

我們完全不在意每天有多少人傷風感冒,也許再過三兩個月,新加坡人也不再注意每天的冠病數據,因為該感染的人都感染了,不該感染的不是防疫力因接種疫苗而提高,就是感染了在不知不覺地恢復過來。

患了傷風感冒,可以自己買藥吃,市面上,不同牌子的西藥中藥多的是。

所以,專治傷風感冒的連花清瘟口服藥最近火了起來。但它畢竟不是冠病的特效藥,這一點不能混為一談。

衛生科學局日前發文告闢謠說,至今仍沒有可靠的臨床試驗證據顯示包括連花清瘟在內的任何草藥產品能夠安全有效地預防或治療冠病,呼籲公眾不要聽信和散播不實傳言。(聯合早報)要把冠病降級為流感,口服成藥的面世才是下階段全球抗疫的成敗關鍵。目前,西方和中國都在積極研發口服藥物,如中國自主研發六種冠病特效藥,其中一款抗體組合藥物有望在年底前獲批上市。

也就是說,這兩個月可以看到冠病藥物的出現,但新加坡對藥物管制有嚴格的審批。任何聲稱能治冠病的藥物要以臨床數據證實其安全和有效性,恐怕不是半年內的事。我們樂觀以待。

新加坡是國際航空樞紐,機場忙碌,新柔長堤每天35萬人次和5萬輛各類交通工具來往的陸路交通量則是世界第一。航空與長堤是新加坡「共存」模式的任督兩脈,這兩脈一通,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恢復正常。

疫情暴發前的樟宜機場第二搭客大廈。(海峽時報)新加坡的每日確診病例數以千計,而彼岸的數據則有顯著下降,兩國疫情互相靠近,疫情「相當」,為雙邊邊境的開放製造了條件,長堤重新開放的步伐比人們想像中的還快。

馬國政府顯然比新加坡更加殷切,尤其是柔佛州,關於開放邊境的進展消息一直都是先由彼岸放出來,新加坡政府則是欲說還羞,只能含糊地說細節有待敲定。

柔佛州政府建議,長堤交通開放的首周,每天限1440人過關,第二周提高至2500人,之後再逐步增加。

受限制的過關人數是指雙方合計人數,還是各自批准的人數,柔州政府語焉不詳。

疫情暴發前的新柔長堤。每逢周末佳節,從兀蘭通往新山方向的車道都會交通擁堵。(聯合早報)VTL是全新的操作,這個全世界交通量最大的陸路關卡,必須設想所可能碰到的實際問題。在重新開放初期,只優先為探親人士放行,並限制通關人數有其必要,如果完全沒有限制,到時可能出現嚴重的交通堵塞。

12月份的聖誕佳節和新年期間,長堤交通量肯定增加,新加坡人又將開始開車過境吃喝購物打油,新山又開始熱鬧,兩邊關卡前又出現車龍,一切好像又將回到了從前。

目前,以每十萬人的感染率來說,新加坡的疫情比柔佛嚴重得多,久違的長堤堵塞重新回來,柔州居民是喜多於憂還是憂多於喜?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