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安全管理措施及接種疫苗,冠病特效藥也成為人類是否能與病毒共存的關鍵,全球各國研究團隊都在如火如荼尋找解答。
中國《科技日報》報道,北京大學一個團隊研發的一款冠病藥物有望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綜合研究團隊領頭人,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謝曉亮的說法,這款名為DXP-604的藥物有兩大特點:
這款DXP-604已獲中國當局批准,作為在北京地壇醫院治療冠病患者的「同情用藥」。
(在中國,所謂「同情用藥」,針對的是正在開展臨床試驗的藥物,且該藥物經醫學觀察可能獲益。)
據報道,有14名冠病患者接受了DXP-604治療,使用後體內病毒載量大幅下降。同時,憋喘,以及味覺、嗅覺減退等症狀明顯好轉,部分病人已康復出院。
萬里挑一,「會打仗」的中和抗體 DXP-604是一款中和抗體類藥物,原型是來自人體中本來就有的中和抗體,從冠病康復患者的血清中分離取得。
冠病患者的免疫機制會在與冠病病毒過招後,擇優篩選出「會打仗」的中和抗體。
用選秀節目的術語來說,上述階段就是所謂的「海選」。
謝曉亮領銜的北大團隊在接下來的階段登場,在8000多個候選抗體中,篩選出有望成為特效候選藥的「明日之星」。
DXP-604在此階段進入候選名單。
據《科技日報》報道,過去一般優選抗體的時程都是數以年計,但由於謝曉亮的實驗室作為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享有技術優勢,因此能在短短几個月內完成對8000多個候選抗體的篩選。
據《第一財經》報道,謝曉亮宣稱,DXP-604對所有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單點突變都有效。
「沒有觀測到病毒變異導致的免疫逃逸,而且也能防止未來變異的逃逸。」
簡單來說,就是對所有冠病變異株有效,是一種「全譜」的冠病中和抗體。
另外,據《科技日報》報道,DXP-604給了冠病病毒一個「兩難」困局:
謝曉亮強調,抗體特效藥並不是全方位的越「強勢」越好,太強勢會讓病毒變異重生。DXP-604在競爭位點上做到恰到好處,最終是「打著太極」讓病毒走投無路而死。
目前,市面上其他針對冠病的藥物主要透過結合兩種抗體來避免病毒變異株逃逸。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單用DXP-604一種抗體就能防住變異株,因此能有效節省三分之一成本。
同時,採用靜脈注射的DXP-604每一針的藥量為0.6克,謝曉亮團隊正研究把劑量減少一半至0.3克。若成事,生產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
DXP-604距離獲批上市還須要一些時間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DXP-604目前的試驗規模仍屬小型,且尚未公布任何臨床數據。
除了在中國國內開展第二期臨床試驗,謝曉亮團隊已和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接洽,籌劃國外的第二和第三期臨床試驗。
因此,DXP-604距離投入大規模使用,還有不少功課得作。
據報道,至今仍實施清零政策的中國,自冠病暴發以來已在53個研究項目投入超過3億1500萬元人民幣(6721萬新元)資金,以開發冠病特效藥及療法。
在中國自主研發的六種冠病特效藥當中,其中一款抗體組合藥物:由清華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和騰盛華創聯合研發篩選出的兩種有效中和抗體藥物BRII-196和BRII-198,已完成國外第三期臨床試驗,最快有望於年底前獲批上市。
其他冠病特效藥 如今,全球科學家在研發冠病特效藥方面已取得了一定進展。
其中包括全球首款抗冠病口服藥——美國默沙東藥廠(Merck & Co Inc)的莫那比拉韋(Molnupiravir)。
第三期臨床試驗中期分析數據顯示,該藥可將輕重症患者住院或死亡風險降低約50%,且對變異病毒德爾塔、伽馬和繆毒株有一致療效。
新加坡衛生部上個月證實,我國政府已和默沙東簽署協議,購買用於治療冠病的口服藥物莫那比拉韋。一旦獲得衛生科學局批准,就能在我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