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車混行惹爭議,網友調侃:坡縣又小、又窄、行人騎士不「干架」才怪

2021-11-23

新加坡人車混行惹爭議,網友調侃:坡縣又小、又窄、行人騎士不「干架」才怪!

初到新加坡...第一印象就是...

這馬路好窄呀!

比起國內動不動就是八車道、最起碼也是四車道...新加坡的道路確實有點窄...

當下,由於疫情,新加坡提倡「走騎搭」的出行方式,鼓勵人們多走路、多騎行,並且使用公共運輸工具通勤。

然而,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行人和腳踏車騎士往往需要共用一條行人道。對雙方來說,這不僅引發安全隱憂,偶爾也引起不必要的爭執。

(圖:來源自網絡)

不少步行網友認為,腳踏車騎士不應該在人行道上騎行,理由是他們的騎行速度偏快,稍有不慎將危害行人的安全,特別是行動緩慢的年長者和路人。

不少騎士則表示,一些行人並沒有留意路況,在步行時一直刷手機或戴耳機,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導致他們無法察覺前後方是否有腳踏車騎行。

(圖:來源自網絡)

根據新加坡活躍通勤法令,沒有禁止腳踏車騎士使用人行道,但根據當局的行為準則,如果路段有人行道和共用道,騎士應該使用共同道,在騎行期間也要優先讓路給行人。

騎士也應該與其他道路使用者保持安全距離,並且靠左騎行,除非是要超越前方的行人或其他道路使用者。

對此,腳踏車需要配備鈴鐺或類似的警告裝置,作為提醒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用途。

當騎士途徑人潮擁擠的路段,例如坐落在人行道或共用道附近的巴士站,他們必須放慢速度並準備停下,然後推著腳踏車行走。

(圖:來源自網絡)

除了腳踏車騎士,去年7月也首次為行人設立行為準則,規勸行人在路上保持警惕與安全。

在這之前,該法令著重針對腳踏車騎士和個人代步工具使用者。

根據該準則,如果路段有分隔的行人和腳踏車專用道,行人應該使用人行道,並且避免走在腳踏車專用道上,並且在合理情況下,應該靠左邊走,除非是要超越前方的行人或其他道路使用者。

此外,行人也應該保持警惕,避免使用手機等移動通信設備,也不要戴耳機來聽歌,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前方的障礙物或其他的危險情況。

(圖:來源自網絡)

目前對於各道路上騎自行車有哪些規則呢?

注意:僅限自行車,不包括電動助力車,電動車

人行道:-10km/h

自行車道:-25km/h, 平均普通騎自行車的人為15km/h-22km/h

馬路:-限速和馬路限速一致-遵守所有交通訊號並與車流方向相同-在單行道需單排騎行並且在巴士路運營時間-必須帶頭盔-需在黑夜打開前白燈和後紅燈-在騎行時不可用移動通訊設備。

行人和騎士之間,到底能否和諧共處?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這個地方可以免費看飛機、飛彈!注意這些時段不開放~
  • 新加坡人均旅遊達人?這11個「冷門」目的地,最快2小時抵達~
  • 新加坡人的遺產如何分配
  • 迪士尼冒險號驚艷下水!新加坡首航在即,共赴海上童話之約……
  • 豆腐街昔日追憶
  • 新加坡大選提名日倒計時:東海岸、榜鵝成"兵家必爭之地"
  • 激烈競爭製造危機感? 本屆國會朝野議員在各方面都更「積極進取」 新聞打包
  • 提名日前夕還有些選區形勢不明朗 你若是反對黨會如何布局? 給你好看
  • 行動黨後港准候選人自認「天生嚴肅臉」 政壇還有誰有「天生臭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