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技術是關鍵

2021-11-23

11月16日至19日,第四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在新加坡舉行,來自51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位嘉賓出席本次論壇。本屆論壇圍繞重建全球經濟、危機中創新和領航全球格局三大主題展開討論,五大核心議題——金融、氣候、貿易、城市與衛生——也始終貫穿論壇對話。

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是新加坡的一項重要活動,它讓主要的政府、企業和思想領袖聚集一堂,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分享見解並討論解決方案。儘管疫情當前,新加坡很高興能夠舉辦這次論壇,進一步印證了新加坡作為全球領先商業活動中心的地位,這也是會議、展覽與獎勵旅遊業(MICE)與商業產業逐步恢復的節點。新加坡將繼續推進會議、展覽與獎勵旅遊業的適應與轉型,以探索全新的價值和商機。

——新加坡貿工部長

顏金勇(Gan Kim Yong)

供應鏈韌性

隨著供應鏈挑戰將延續到2022年,效率與韌性之間的平衡以及各國之間通過技術建立信任,都至關重要本次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亦以「揭秘供應鏈「("Untangling Supply Chains")為題舉辦專家討論會,對於維持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進行探討。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執行長Sanjay Mehrotra表示整個生態中,供應商和客戶之間建立牢固的夥伴關係十分重要。他認為,企業需要在技術革新和構建智能系統方面進行協作,主動發現、處理瓶頸,來提高供應鏈透明度。

因此,美光科技對其供應鏈進行了大量投資,以確保其運營,比如在新加坡、日本和中國台灣進行半導體製造,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進行組裝、測試和封裝。

「揭秘供應鏈「("Untangling Supply Chains")專家討論會現場

圖片來源:彭博社

服裝電商平台Zilingo執行長Ankiti Bose則表示,對於時尚企業來說,供應鏈韌性所需的巨額投資仍是一個挑戰。缺乏數碼化和透明度意味著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沒有很快在時尚行業普及,使用智能合約和區塊鏈等技術會事半功倍。

可持續農業

除了技術對於供應鏈的作用,本次彭博創新經濟論壇也對可持續農業的技術運用展開討論。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工智慧公司 Gro Intelligence 的執行長 Sara Menker就氣候變化對農業的挑戰發表觀點,她認為如果土壤隨著氣候變化而變化,創新的步伐也需要跟上。

人工智慧公司Gro Intelligence的執行長 Sara Menker在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發表觀點

圖片來源:The Straits Times

加納公司 Farmerline Group 的執行長 Alloysius Attah 表示,將技術和知識帶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是關鍵所在。他補充道:「如今最大的挑戰是大多數在網際網路的資料信息以英文進行,而這並非是大多數農民可以輕鬆理解並接觸的方式。」

德國製藥公司拜耳(Bayer)總裁Werner Baumann表示,多方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培訓農民,讓他們掌握更好的工具和產品,以提升產量和農業韌性,讓他們逐步實現脫貧。

美國食品公司嘉吉(Cargill)執行長David MacLennan強調,除了提高產量和農民培訓教育外,基礎設施也很重要,他認為,當前農業可持續性的疊代必須轉向可再生農業的研究,改善土壤健康並利用土壤進行碳封存,以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並減緩氣候變化。

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的舉辦是世界的機遇,也是新加坡的機遇。無論通過「新加坡+1「模式提高供應鏈韌性,還是堅持在可持續農業進行技術革新,新加坡都孜孜不怠,秉承以人為本的信念打造技術,希望為全人類構建充滿機遇的新世界。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出國忘關冷氣 致3鄰牆面冒水珠
  • 林明倫遇豪雨淹水 背12歲兒涉水脫困
  • 【新聞人物】26歲當上第一夫人 回顧尤索夫夫人艾莎精彩一生
  • 新加坡2小時強降雨達半個月雨量!富人區淹成河,豪車被泡報廢
  • 【GE2025】【三巴旺】王乙康領軍行動黨 面對三角戰
  • 【GE2025】【直播】副總理顏金勇參選榜鵝集選區
  • 【GE2025】【直播】:工人黨畢丹星林瑞蓮留守阿裕尼集選區
  • 【GE2025】【蒙巴登】行動黨新人吳詩琪 對戰獨立人士陳偉洋
  • 【GE2025】總理:你的一票將決定你和你孩子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