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VTL入境新加坡時確診,計劃旅行6天卻被隔離5天,花費$2900……

2021-11-24

萬事通說

丹麥大叔VTL入境新加坡,預計遊玩6天,卻隔離5天,隔離+機票就花費約¥1.8萬!

自從新加坡開通旅遊走廊計劃,不斷有國際人員來新加坡旅遊。尤其是自10月份,新加坡與11個國家達成VTL計劃後,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表示,新加坡接下來可能每天迎來3000多名國際遊客到訪。

10月9日,新加坡正式和加拿大、丹麥、法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英國,以及美國等8個歐美國家達成合作。從10月19日起,這些國家的人可以通過VTL計劃入境新加坡。

這不,一丹麥大叔在知道這個消息後,決定來新加坡旅遊。但沒想到請了6天的假,被隔離了5天,還沒開始玩就花了約¥1.8萬……

丹麥大叔VTL遊玩新加坡,

卻沒想到剛入境就被隔離

36歲的大叔丹尼·斯塔格,是一名丹麥的會計師,喜歡在世界各地遊玩。在2019年,他體驗過越南的生活風光後,就想要探索更多的東南亞地區的生活。

“我聽過新加坡有很多有趣的食物與多元種族社會,所以想親自感受”。

在10月份,丹尼得知可以通過VTL進入新加坡後,就開始申請入境。本月5日,丹尼大叔終於到達新加坡。

令丹尼大叔沒想到的是,剛入境新加坡,就在PCR檢測出陽性,確診冠病!

還沒開始遊玩,

隔離費+交通費約1.8萬人民幣

運氣有點差的丹尼大叔,只好從預定的如切酒店搬到了白沙職總D'Resort度假村的社區護理措施進行隔離。

幸運的是,丹尼大叔在來新的第5天就檢測呈陰性,第6天就可以自由外出了。隔離的這幾天,丹尼大叔也並沒有出現冠病的症狀,顯得很平和。

據丹尼大叔估計,這段時間的隔離花費大約2900新元。再加上他來新加坡花費826新元購買的新航的雙程機票。總計花費就得3700新幣(約合1.8萬人民幣)。

還沒開始遊玩,就花費這麼多錢……

白沙職總D'Resort度假村

新加坡好友助力,

丹尼大叔隔離時品嘗特色美食

丹尼大叔在入境時,購買的是雙程機票,預計在新加坡旅遊6天。卻沒想到被隔離了5天……

興致勃勃前來新加坡遊玩,卻沒想到只能被困在屋子裡。丹尼大叔每天只能用手機看電影,或遠程處理事情,或在房內來回走動。

幸好丹尼大叔在來新加坡前就在網上交到了好朋友。在大叔隔離時,他的朋友為他送上了很多新加坡的特色美食,比如雲吞麵、番薯椰絲糯米糍以及豆沙餅等食物。

雲吞麵

為遊覽新加坡

丹尼大叔再請假一周

遺憾未能和當地人近距離交談

在解除隔離後,為了不白白來一趟新加坡,丹尼大叔特地向公司請了一周的假,將回國航班也推遲了6天。打算趁接下來的時間好好的逛一下新加坡。

這幾天時間,丹尼大叔在朋友的帶領下,遊覽了新加坡著名的濱海灣花園、榜鵝水道公園和鄰里區如中峇魯巴剎等地方。

在本月18日丹尼大叔回到了丹麥,等到各國放寬防疫措施後,他計劃會騎腳車從中國騎行到新加坡,橫穿整個東南亞!

丹尼大叔在臨走前還感嘆,沒能和新加坡人一塊拼桌、吃個飯,還能在10:30以後在戶外喝酒。對於丹尼大叔來說,遊覽美景並不重要,與當地人互動,體會當地人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體驗。

VTL入境新加坡的遊客,

1000人中僅1人確診

本月8日,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表示,通過VTL入境的遊客中,僅17人檢測患有冠病。

通過VTL計劃入境的遊客,1000人中僅有1人在入境時會確診。不得不說,丹尼大叔的運氣有點差,千分之一的機率,都被他碰上了。

截止到目前,新加坡已經和21個國家開通了VTL通道,包括韓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的周邊國家。

未來隨著入境新加坡的遊客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地會對新加坡de的疫情現狀造成影響。無論是外出旅遊還是入境新加坡的遊客,恐怕都要提前做好可能確診的準備,畢竟隔離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通心粉們對於VTL通道有什麼看法呢?你會通過VTL去別的國家旅遊嗎?快留言告訴我們吧~

- The End -

熱乾貨:全面的留學移民政策

冷知識:有趣的奇葩百態獅城

新鮮事:及時的坡島熱門新聞

#今日匯率

1 新元 = 4.6759 人民幣

1 人民幣 = 0.2138 新幣

(*截稿前更新)


相关文章

  • 出國忘關冷氣 致3鄰牆面冒水珠
  • 林明倫遇豪雨淹水 背12歲兒涉水脫困
  • 【新聞人物】26歲當上第一夫人 回顧尤索夫夫人艾莎精彩一生
  • 新加坡2小時強降雨達半個月雨量!富人區淹成河,豪車被泡報廢
  • 【GE2025】哪些選區或政黨的排陣出乎意料?
  • 【GE2025】警方即日起允許各政黨申請准證 在選後組織遊行車隊答謝選民
  • 【GE2025】深耕基層17年 武裝部隊前參謀長吳培銘棄戎從政
  • 【GE2025】前進黨競逐議席少一半 六個選區同行動黨正面對決
  • 【GE2025】唐振輝:東海岸選戰向來都是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