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讀新加坡的理工學院半年後,父母認為沒前途!停止為我交學費」

2021-11-25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不少父母對孩子的唯一心愿。

可是,當孩子在學業上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時,有些家長,就會強迫孩子走他們認為的正確道路。

一名就讀與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Republic Polytechnic)的學生,最近就遇到了問題,他的父母,因為認為理工學院(poly)學位沒有前途,停止支付學費,導致他不得不退學。

這名學生,目前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父母似乎來自斯里蘭卡。

上周,他在twitter上發文,稱自己已經因為暫時無法支付學費而暫時休學。

據他稱,他是今年4月入學共和理工學院,修讀信息通信與安全的相關大專課程。

然而,在入讀一學期後,他的父母開始停止為他支付學費。而因為繼續修讀課程需要父母的簽名,因此,在得不到認可下,他不得不暫停學習。

在他看來,父母的不支持歸根結底是由於他們的“老派思想”,認為poly大專課程沒有前途。他的母親,希望他能夠以私人考生的身份,參加A水準會考,或進入國際學校學習

這名學生並沒有明說,但或許他母親認為,通而A水準或者國際學校畢業後的IB考試,是在新加坡進入大學更為穩妥的方式。

新加坡大部分A水準考試生都進入了大學學習

為了阻止這名學生的父親動搖,母親還當著面聲稱“如果你(父親)堅持支付他(學生)的poly學費那我就回斯里蘭卡”。

不想家裡因為自己的事分裂,他選擇接受,並在之後選擇成為一名兼職安全距離大使,打工賺取學費。

示意圖,圖源:Today

或許是打工賺來的錢太少,遠遠不夠學費,這名學生在萬般無奈之下,只有發twitter籌款。

事情一經報道就引發了網友熱議。有人表態支持,認為不能以孩子的教育作為代價。

“這很愚蠢,父母沒有義務提供學費。但如果是我,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上學接受教育。不過,這不是義務。”

另有人為這名學生支招,讓他去尋求其他援助。

“(新加坡)許多機構實際上正在為那些需要完成學業的提供幫助!相信很多人會願意幫忙的!”

當然,也有人慷慨解囊,捐款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上星期六,這名學生髮文更新,稱自己已經成功募捐到490新幣。

昨天,善款又上升到了1960新幣。不過,雖然這依然不夠支付他的學費,但他衷心感謝別人的善舉。

在網友的支招下,他也嘗試去和學校及議員接觸尋求幫忙。本地媒體AsiaOne在詢問相關學校時,得到了學校正在與這名學生接觸並嘗試提供援助的回應。

說起來,新加坡的高等院校學費,確實不是這名學生能夠承擔的。

以共和理工為例,最新一年的學費,在有教育津貼的前提下,PR一年也需要支付6000多新幣

而大學學費則更高。

如果是今年接受了南洋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PR籍學生最便宜的課程一年學費也在10000新幣以上。

私立院校則更為誇張。有些學校分分鐘奔著一年20000新幣走。

相比之下,poly一年6000新幣左右的學費,顯得就不是那麼多了。

因此,這名學生的家庭看起來並不是無法負擔poly的學費,只是家長真的認為poly文憑是沒有用的。

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不可否認的是,poly畢業生,和新加坡大學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是有所區別的。

新加坡2020年官方發布的《年度畢業生就業調查》中,大部分poly畢業生的起薪,大概在一個月2200新幣至2500新幣的區間。

而對比本地六所公立大學畢業生,他們的起薪基本在3000新幣以上......

圖源:Seedly

但是,有不少專家認為,在疫情期間poly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發展相當不錯,也有越來越多公司聘請更多的poly畢業生工作。

不僅如此,其實,在新加坡,完成理工學院教育後,也並不代表學業的終結。不少理工學院畢業生,拿著相當優異的成績,照樣可以進入本地大學深造。

而且,本地大學這幾年也有從理工學院擴招的趨勢。

雖然新加坡教育制度經常被人詬病是“PSLE一考定終生”,但實際上,新加坡的學子們,在日後求學過程中,一直有機會往更好更高的學歷前進。

這條路一直沒有被封死。

在新加坡,O水準會考後進入理工學院學習從來就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相关文章

  • 新加坡大選提名日倒計時:東海岸、榜鵝成"兵家必爭之地"
  • 新加坡大選前瞻:教育革新與經濟調整如何為留學生創造新機遇?
  • 新加坡大選策略對決:執政黨精密布局,反對黨各尋突破之道
  • 可以到雨林探險!一文講清新加坡五大主題園區全攻略
  • 更省錢!新加坡本周10大折扣!家居用品、名牌奢包、自助餐...統統都有~
  • 獲取新加坡永居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 盛港:泥濘鄉道的涅槃
  • 「驚悚!女傭在新加坡欠下4家大耳窿,還把我家拖下水!」
  • Tech.Pass最新續簽攻略:滿足這3點,8周拿到Renew結果,你申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