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疫情看起來已經受控。
連續7天,新加坡日增病例都在2000起上下浮動。其中有5天,都不足2000例。
早在上個月,新加坡就全面實行了居家康復計劃。大部分確診者目前在家中休養,不大會擠占公共醫療資源。
伴隨著新增病例的不斷減少,重症者也在不斷減少。昨天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的數據中,加護病房的使用率已經降到了5成左右(56.1%)。
可以說,新加坡醫療系統承受的壓力,看起來應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海峽時報》報道,新加坡的醫院,目前仍在處於急缺護士的狀態中!
為了搶人,新加坡的一間私立醫院,甚至開出了12000新幣的價碼,給那些成功介紹有經驗護士來醫院工作的介紹人。
用人荒持續,即使是介紹一名剛剛從護理專業畢業的學生來醫院上班,介紹人也可以得到3600新幣!
要知道,根據新加坡《2020年勞動力報告》,新加坡全職工作的本地居民,月薪中位數也不過4534新幣......單單是介紹一個護士去醫院工作,就基本等於是拿了一個月的花紅了。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蔓延全球兩年的新冠疫情,讓不少護士心力交瘁。特別是9月開始的這輪大爆發,讓很多護士“忙到沒有時間上廁所”。
為了要照顧更多患者,護士們經常要不定時地加班加點,休假日他們也無法放鬆,經常性地會被被醫院緊急徵召服務這些病人。
情況緊急時,一名醫護人員每周平均要工作160小時!
圖源:海峽時報
雖然本地疫情最近看似好轉,但日增近2000例,其實並不是一個小數字,很多人似乎依舊看不到盡頭。
因此,在面臨種種無法按時得到休息的情況下,醫院爆發護士“離職潮”,也是正常現象。不僅是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國也一直遭遇著類似困境。
2020年,新加坡在職的護士人數,在過去的20多年間首次出現下降。
今年11月初,新加坡衛生部兼通訊及新聞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在國會發言時透露,單單是今年上半年就有1500名醫護人員離職。
往年全年,這個數字也不過2000左右。
圖源:海峽時報
雖然新加坡政府早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人力部早已通過重新部署人手擔任病患護理與醫療助理,並向醫療護理志願團隊借力以求緩解現狀。
衛生部也正在和私立醫院合作,緩解公共醫院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並加快從國外招聘醫護人員的工作。
但是,時間急迫,一時半會無法徹底解決。因此,部分醫院只能通過高價來暫時解決用人荒。
只是,現在全球各地都在缺護士。來自國外的,那些擁有豐富經驗的護士,也未必會被新加坡醫院提出的條件吸引。
新冠死亡率大幅下降
老人院感染群依舊存在
在昨天衛生部通報的2079起新增病例中,社區病例2030起,客工宿舍病例有40起,輸入型病例則有9起。
新增病例中,有有312起是60歲或以上的老人,169人是未滿12歲的兒童。其中,兒童確診人數,比前兩天稍高出一些。
截止到昨天,新加坡通報仍有1365人需要住院,普通病房有203人需要氧氣供給,34人因情況不穩而送入加護病房接受密切觀察,59人病危,目前在加護病房插管。
雖然還有六名有潛在病症的、60歲以上的老人離世,但令人欣喜的一個事實是,最近幾天,新加坡未完成接種疫苗者新冠死亡率,一直在逐步下跌。
黃色代表未完成接種疫苗者,藍色為完成疫苗接種者
不僅如此,新冠的每周感染增長率,也降到了0.75,是自9月24日以來的新低。
不過,在一片好轉的態勢中,衛生部仍舊著重提醒,稱那些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未接種疫苗的老年人,目前仍然繼續受到新冠的不利影響。
這也可以從新加坡目前仍舊存在的大感染群可以看出。
現存的4個大感染群中,全部都是老人院或者療養院。
仔細觀察衛生部的備註,在所有受感染的群中,確診病患大部分都是住戶,也就是沒有能力自己照顧自己的老人。
因此,繼續推廣為老人們注射疫苗追加劑,是現在看起來確實有效的唯一辦法。
當然,新加坡這周才開始放寬限制,現在的穩定,在目前來看,不能代表未來。
如果下周,新加坡單日新增病例數依舊穩定甚至下滑,那麼,或許我們才可以說,新加坡這輪疫情,是真的得到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