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培育署推出更新版的學前培育技能框架,並會制定新的持續專業發展路線圖,讓幼兒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規劃職業發展和技能培訓。
在2016年推出的學前培育技能框架包含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範圍和所需要的技能等信息。社會及家庭發展部長馬善高在線上學前教育研討會上,推介更新版的技能框架。
(圖片來源網絡)
馬善高說,當局擴大了幼兒保育與教育工作者和領袖的職業發展路線,同時增設學習支援和早期介入教育工作者的職業發展路線,以更好地反映幼兒教育和早期介入服務工作者的工作性質。
另外,幼培署將制定持續專業發展路線圖,讓幼兒教育工作者了解在職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所需要的技能和相關的培訓機會。
當局會從明年起,根據不同的工作崗位逐步推出持續專業發展路線圖,率先制定的是七個幼教崗位和六個培訓範圍的路線圖。
(圖片來源網絡)
幼兒培育輔助KidSTART計劃下的受惠家庭將可獲得額外的兒童培育戶頭補貼。幼兒培育署說,這是為了鼓勵家長儘早讓孩子上學前教育中心。
今年12月起,計劃下的受惠兒童只要定期上學,每年可獲得100元補貼,直到六歲為止。
如果幼童在三到四歲時入學,第一年可獲得200元補貼。
這個新措施是「與KidSTART一同成長」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的目的是鼓勵企業和新加坡為低收入家庭的孩童提供援助。
到目前為止,企業和各界人士已經捐出大約400萬元的現金和物品。幼兒培育輔助計劃自2016年推出以來,已經協助超過兩千名弱勢孩童,為家長提供孩童發展、營養等各方面的建議和援助。當局的目標是在2023年之前,讓多達5000名孩童獲益。
另外,幼兒培育署推出幼兒教育數碼津貼計劃,在未來三年撥出超過400萬元,資助幼兒教育中心數碼化。
(圖片來源網絡)
幼培署指出,業者可通過企業津貼網申請津貼,用於採納當局和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事先批准的數碼科技和方案。
除了學前教育中心管理方面的方案,當局也會陸續增加其他解決方案供業者和幼教工作者選擇。其中,當局將從下個月初起,提供同電子報名和數據分析相關的數碼科技方案。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