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眼科中心圖書館 讓弱視者租借輔助科技產品

2021-10-17

弱視者如今可以到全國眼科中心的輔助科技「圖書館」,試用和租借盲文平板電腦、可辨別人臉的裝備、大型遙控器等超過15種科技設備,協助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輔助工具。

其中,患者可試用通過磁力吸附在眼鏡架上的「OrCam MyEye」設備,以口頭指示或簡單的手勢,讓設備閱讀文本、識別人臉,以及辨別眼前的物品。設備提供英文和中文等多種使用語言,更附有LED閱讀燈。

全國眼科中心在昨天(10月16日)舉辦的首屆輔助科技周,正式推出這個名為「智能科技活躍樂齡資源」(Smart Technology Active Ageing Resource,簡稱STAAR)角落的輔助科技圖書館。

本地約有1.5%的人口是弱視者,這表示他們無法通過佩戴眼鏡、服用藥物或手術,改善視力障礙。全國眼科中心院長黃天蔭教授提到,患有慢性眼疾的年長人口越來越常見,不過他們卻缺乏使用這些科技方案的技能和資源。

新加坡眼科研究所今年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儘管523個受訪年長者中,超過半數認為數碼醫療服務能協助他們在疫情中減少不必要的接觸,但55%的年長者表示不太可能使用這些服務。

黃天蔭教授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科技不熟悉、恐懼,或有所顧慮。「未來數碼醫療項目如果要成功、普及,並且被目標群體所接受,面向病患的數碼醫療項目就需要有相關的數碼教育、途徑、支援和基礎設施作為輔助。」

與本地慈善機構SPD(前稱體障人士協會)合作推出的輔助科技圖書館自今年3月底預先啟動,已有92名患者在會診時試用這些設備,其中16人將它們租借回家。

輔助科技圖書館開放給所有公眾參觀,有意使用這些設備的民眾則需要經由醫生轉介,進行弱視評估後,再由驗光師決定最適合患者的設備並傳授使用方法。

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可以免費租借設備長達三個星期,非居民則只可以試用。有興趣者可電郵low_vision@snec. com.sg了解更多詳情。

首屆輔助科技周邀請了眼科和醫療科技公司、社會企業、護老服務機構等組織,在今早的線上研討會分享針對視障人士所推出的計劃和新型科技產品。

通訊及新聞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在活動上通過視頻致辭,肯定了國家眼科中心持續的創新,鞏固他們對病患和世界的重要性。「對於有特殊需求的群體,輔助科技可以提供創新方案,讓他們的生活能夠更獨立、更充實。」

楊莉明也提到,由國家眼科中心帶領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SELENA+,已於今年7月在全島20家綜合診所部署。相比人工,這個系統可以更快地解讀視網膜畫面,測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老年黃斑病變等糖尿病引發的併發症。

接下來,政府將拓展SELENA+的功能,以偵測包括腎病在內的疾病,讓更多患者能通過早期診斷和介入受益。

延續今天的活動,新加坡導盲犬協會將於下來的兩周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讓參與者學習如何利用智慧型手機上的視覺增強功能,以及了解市面上的各種輔助科技設備和應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留學獅城不踩雷:新加坡入境物品攜帶全攻略,禁帶與必帶一鍵拿捏
  • NUS王鑫超榮獲IEEE AI 十大值得關注人物之一
  • 緊急警報!新加坡骨熱痛病例激增!你的保險能賠嗎?
  • 解碼新加坡COMPASS機制:企業員工多元化如何被評估?
  • 🇸🇬🇲🇾 越堤族:住在新加坡的開銷壓力真的比住在新山少‼️獅城衣食住行比JB省錢‼️
  • ​直通新加坡!柔新特區基建狂飆,中企如何搶占先機?(二)
  • 🇸🇬 新加坡大選投票Q&A一次搞清楚!幾點去投票、老人家可以優先投票嗎、哪些事情不能在投票的時做,一文看懂🔍
  • 跨國公司撤離+選邊站」雙重衝擊!黃循財總理:行動黨絕不拿人民未來"賭國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