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報道包括:
一、比德爾塔更強的B.1.1.529病毒橫空出世
二、早前被確診的獅子已康復
三、確診病例增長率降至0.72,ICU占用率升至56.8%
四、昨晚通報3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69歲至74歲
五、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63%,社區病死率降至0.388%
六、ICU插管病危有2人已接種加強針
七、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61倍
八、ICU和輸氧人數降至292人,ICU病危插管降至55人
九、普通病房人數降至959人,占用率降至58.1%
十、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在治/隔離降至1萬4721人
比德爾塔更強的B.1.1.529病毒出現
11月15日,香港衛生署公布了6例冠病輸入個案。在該文告中,衛生署提到其中一名從南非返港的確診男子體內帶有N501Y變異毒株。
根據香港衛生署11月22日上傳的N501Y變異毒株記錄,該毒株的刺蛋白有超過30個突變,已經屬於目前進化得最多的一種病毒。
除了香港,該病毒也已在南非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豪登省中迅速傳播。目前,該省份內多達九成的新病例很可能就是該毒株所導致的。
11月23日晚,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病毒學家Tom Peacock提交了新毒株申請。在僅24小時內,該病毒便迅速引起各方病毒學家的重視,並被正式命名為「B.1.1.529」病毒。
(圖源:Tom Peacock Twitter)
南非流行病應對與創新中心的科學家圖利奧教授 (Tulio de Oliveira) 在一場媒體會上指出,這個新病毒出現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嚴重變異,與最開始出現的冠病病毒完全不一樣。
一些專家也指出,這個病毒很可能比毒株Delta更加容易被傳播開來,還可能繞過人的免疫系統。
世衛組織緊急開會
今天 (11月26日)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召開會議,將共同討論是否將B.1.1.529新毒株列為重點關注毒株。另外,如同先前的Alpha、Beta和Delta病毒,世衛組織今天也可能會以希臘字母重新為這一毒株命名。
世衛冠病疫情技術部主管范克爾克霍夫表示,目前他們擔心這個新病毒可能會影響現有疫苗的防護力。
新加坡限制非洲七國旅客入境
新加坡衛生部在今天下午發文稱,境內還未發現B.1.1.529病例。目前衛生部和醫療專家正在研究這個新型毒株,但目前沒有足夠證據斷定它真的會對疫苗有所影響。
但由於擔心目前在南非傳播的B.1.1.529新毒株會造成新一波疫情,新加坡衛生部仍宣布了新的旅遊入境限制,從27日晚11時59分起,在 過去14天到過波札那、伊斯瓦蒂尼、賴索托、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和辛巴威這七個非洲國家的旅客,包括持有長期或短期准證的人群,一律不許入境或過境新加坡。
英國也在11月25日時宣布了對非洲國家的航班限制,禁止和南非、納米比亞、史瓦濟蘭、辛巴威、波札那及賴索托這6國間航班的往來。
香港發現2起B.1.1.529病例
來自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在25日晚發出的消息,富豪機場酒店出現的兩起病例十分相似,都帶有B.1.1.529病毒,表示源頭應該是從南非返港的男子。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認為新病毒有大量基因突變,會影響疫苗有效性。
早前確診的獅子已康復
萬態保育集團今日 (11月26日) 在臉書發文表示,新加坡動物園感染冠病的獅子已經康復,非洲獅展區將從明天 (27日) 起重新開放。
11月9日,4隻生活在夜間野生動物園的亞洲獅在與確診感染冠病的工作人員接觸後,出現症狀,過後確診感染冠病。
11月11日,新加坡動物園的1頭非洲獅感染。集團關閉了有關展區,所有獅子接受隔離觀察。
隨著染病的獅子已經沒有任何症狀,國家公園局屬下的動物與獸醫事務組這個星期二 (23日) 解除了針對動物園非洲獅的隔離令。
夜間野生動物園的亞洲獅則仍有輕微症狀,繼續被隔離。不過,這些獅子的康復情況良好,團隊會繼續照顧它們。
至於確診染病的員工,集團表示,他們已經康復並回到工作崗位。
(圖源: Mandai Wildlife Reserve臉書)
新加坡11月25日疫情回顧
現在回顧新加坡11月25日疫情數據。
根據衛生部11月25日通報,新加坡社區病例的前七天確診人數比例,相對再前七天是0.72,意即前一階段每出現100起,現階段則出現72起。
要判斷新增病例的增長率,必須較長時間觀察。
醫療資源占用情況穩定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判斷,醫療資源占用情況保持穩定態勢,沒有出現擠兌跡象。
過去一個月左右的ICU占用情況如下:
《新加坡眼》盤點自8月18日以來的確診病例、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如下:
昨晚通報3起死亡病例
年齡介於69歲至74歲
新加坡衛生部昨晚通報3起死亡病例,年齡介於69歲至74歲,皆有基礎病病史。
《新加坡眼》從衛生部數據歸納,此3起死亡病例,1起發生在11月25日,2起發生在24日;按年齡分布,2人為70歲以上,1人為69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死亡病例的通報之所以出現滯後現象,是因為法醫需要進行屍檢以確定死因。
新加坡已連續64天不間斷通報死亡病例。
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263%
社區病死率降至0.388%
從2020年1月23日出現首起確診病例,至2021年11月25日,新加坡一共出現25萬8785起確診病例,其中681起死亡,病死率維持在0.263%,與前一天同。
分解到社區病例層級,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90%降至0.388% (見上圖) ,社區病例絕大多數在60歲以上有基礎病人員。
本波疫情的總體病死率維持在0.329%,與前一天同;相比之下,本波之前的病死率為0.058%。
本波疫情的社區病例至今出現644起死亡病例,病死率自前一天的0.379%降至0.378%,是本波之前社區病例病死率 (0.932%) 的41%。
98.7%為輕症、無症狀
在過去28天內,新加坡的新增本土病例當中,6萬9838起 (98.7%) 為無症狀或輕症,566起 (0.8%) 曾為/現為普通輸氧重症,90起 (0.1%) 曾為/現為ICU觀察輸氧重症,87起 (0.1%) 曾為/現為ICU病危插管重症,累計165人 (0.2%) 死亡。百分比數據四捨五入。
ICU插管病危有2人已接種加強針
截至11月24日,新加坡全人口86%已接種至少一劑疫苗,85%完成疫苗全程接種;24%已接種加強針。
11月25日當天的普通住院病例、普通輸氧病例、ICU輸氧觀察病例、ICU插管病危病例的疫苗接種情況如下:
接種了加強針的分別有:普通隔離病房住院病例59人 (6%) ,普通輸氧病例3人 (2%) ,ICU輸氧觀察病例無,ICU病危插管病例2人 (4%) 。
未接種疫苗年長者病死率
是完成接種同齡人的61倍
從數據看來,絕大部分死亡病例屬於這三種情況:有基礎病病史、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六旬以上年長者。
11月25日,新加坡衛生部通報,每10萬人口當中出現ICU病危插管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七天移動平均數據如下;
ICU插管病危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26.6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下病患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30倍。
死亡病例當中,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六旬以上年長者的比例,是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同齡人的61倍。
ICU和輸氧病例合計292人
據衛生部通報,截至11月25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ICU病危插管有55人,比前一天少4人,按年齡分布如下:
新加坡ICU重症病床從431個減至414個,55個提供給冠病插管病危病人使用;另有31個提供給非病危但須密切監護的冠病輸氧病人使用;非冠病的病危病人使用149個;未用病床179個。ICU病床占用率為56.8%。
過去14天的ICU重症病例變化情況如下:
ICU重症和輸氧重症住院人數合計292人,比前一天少4人。
輸氧重症合計237人;其中包括ICU輸氧觀察31人,比前一天少3人;這些病患雖非病危,無須插管,但需要密切觀察,因此仍住進ICU病房。
一般輸氧重症病人有206人,比前一天增3人,使用的是普通隔離病房和面罩式呼吸機,無創,無須建立人工氣道,不插管。
一般輸氧和ICU輸氧觀察病例年齡分布如下:
根據衛生部信息,大多數輸氧病例在輸氧二天至五天之後,病情轉輕,不再需要氧氣支持。
昨增1275起確診病例
截至11月25日中午1200時,新加坡新增確診1275起,累計25萬8785起。
在昨天的新增病例當中,境外輸入16起,本土病例1275起,其中包括社區病例1228起、客工宿舍病例31起。
昨天新增社區病例按年齡分布如下:
普通住院病患人數降至959人
普通隔離病房的非輸氧病例比前一天少110人,為959人。普通隔離病房占用率為58.1%。
過去14天普通隔離病房病例變化如下:
社區護理中心(方艙醫院)
在治/隔離降至1萬4721人
昨天,中症以上病患從醫院出院176人,累計1萬4207人;死亡病例新增3起,累計681起。
至於輕症和無症狀病患,在社區護理中心 (類似方艙醫院) 接受治療/隔離的,昨有1萬4721起,比前一天少1837人;在社區護理中心隔離之後病癒3047人,累計22萬7925人。
編輯:WWT、SGB、ABC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