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大醫院3D列印醫療室 複製病患骨骼器官進行術前規劃

2021-11-27

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左)出席3D列印即時醫療室開幕典禮。國大醫院骨科外科部門高級顧問醫生奧尼爾(右)展示3D列印模型的精準度,這可大大提升醫生對各結構之間複雜關聯的了解。(特約張榮攝)

文 / 王嬿婷

經歷複雜的手術通常會給病患帶來巨大壓力和焦慮,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與製藥商強生攜手設立本地首個3D列印即時醫療室,可精準複製病患的骨骼、腫瘤或器官,助醫生解釋和示範手術過程,減少病患對手術的恐懼。

設在國大醫院的全天候3D列印即時醫療室(3D printing point-of-care lab)11月19日起正式投入運作。72平方米的醫療室包括設計工作站、設計與合作討論間,以及手術模擬工作檯,旨在促進醫生與生物醫學工程師之間的合作,碰撞出測試點子或創新解決方案。

開幕典禮11月19日以線上線下的混合模式舉行,衛生部醫藥服務總監麥錫威副教授擔任嘉賓。

國大醫院骨科外科部門主任許海波教授致辭時說:「醫生可通過複製出的模型進行更有效的術前規劃,如準確測量植入物的形狀尺寸及植入位置,有助於縮短手術時間和減少病患術後出現併發症的機率。」

強生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將按照病患的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圖與醫生討論設計方案,之後通過3D印表機在約一兩天內複製出獨特模型。

骨骼等部位可利用硬質材料塑造,器官等軟性部位則由軟質材料複製,成本視複雜度而定,但保持在病患可負擔得起的範圍內。

強生亞太區先進技術高級總監楊昌錥指出,非常細小的靜脈或較大面積如身體軀幹等部位較難複製。

國大醫院骨科外科部門高級顧問醫生奧尼爾(Gavin O'Neill)則認為:「3D列印技術可複製出高解析度CT掃描圖上所看到的細節,加上有實體模型可分析和嘗試不同方案,可大大提升我們對各結構之間複雜關聯的了解,讓手術過程更安全且有效。」

探討擴展3D列印技術到其他醫療用途

強生和國大醫院約一年前開始計劃設立3D列印即時醫療室,院方的骨科外科部門是首個藉助這項技術規劃複雜手術的團隊。至今,兒科心臟、骨科以及神經外科等領域,共複製了約10到12個模型。

3D列印即時醫療室獲經濟發展局支持,接下來將繼續與不同領域的外科醫生探討如何擴展這門技術的其他醫療用途,像是為病患打石膏、夾板或支架等,以及結合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技術加強術前準備。

許海波強調:「3D列印已深入醫藥和醫療保健領域,從提升醫療和病患教育,到手術規劃甚至開藥過程……這門技術在醫療領域有無限可能。」

以膝蓋關節置換術為例,3D列印技術可在更短的時間內,依據個人需求塑造特定形狀大小的植入物。技術也有用來定製人造器官的潛力,目前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未來可縮短器官移植的等候時間。

強生早前在瑞士、愛爾蘭和美國開創了3D列印合作項目。強生新加坡董事總經理費門(Guillermo Frydman)說,國大醫院開設3D列印即時醫療室,展現了公共與私人機構的合作可加快本地的醫療創新。

文章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涉嫌在新加坡航班上非禮女空服員,20歲印度籍男子今天被控上法庭!
  • 1.8萬件壯陽藥、30支電子煙!新加坡組屋非法窩點被端,36歲男子被查
  • 李顯龍拆解中美關稅困局,新加坡能否成「避險港灣」?
  • 145%關稅逼出區域合作新模式!新加坡副總理親自站台柔佛特區
  • 新加坡大選提名日爆冷:副總理王瑞傑、國務資政張志賢引退…
  • 新加坡奶狗版易烊千璽,正裝+中空腹肌=荷爾蒙炸裂!
  • 越南女首富張美蘭死刑改判坐牢30年,還需支付874萬訴訟費!
  • 一大波新加坡中學生正在被英美名校勸退?!"黃金升學賽道"被瘋搶
  • 【GE2025】單飛對壘反對黨元老徐順全 傅麗珊:有信心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