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明年薪資有望上漲3.5%,將回升至2019年的水平。預計全球「大辭職浪潮」將在明年全面爆發,因此新加坡的僱主正在將加薪幅度和工資預算恢復到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以留住員工,並在明年填補職位空缺。
薪資市場調查
上周三(11月17日),Mercer Singapore發布的《2021年總薪酬調查》稱明年新加坡員工薪酬有望上漲3.5%,比2019年的3.6%略低。
至於用於支付加薪、升職加薪和市場調整等支出的總支出,人力資源團隊計劃明年增加4.4%的撥備。這一預算超過了2019年Covid-19大流行前一年4.3%的增幅。
新加坡上班族,來源:straitstimes
這些預測來自於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18個行業的961家公司(其中800家是跨國公司),所開展的薪酬調查中顯示出的趨勢,其中一些調查還標明,新加坡大多數員工正在考慮辭職。
員工尋求改變
人力資源平台Employment Hero本月早些時候公布了對1005名新加坡員工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59%的人正計劃尋找新的工作。
在這些員工中,77%的人在疫情期間受到減薪。大多數受訪者(38%)表示尋求改變的原因是因為缺乏職業機會,其次是沒有加薪,占比34%。不受歡迎或難相處的老闆、不良好的公司文化、精力耗盡、缺乏培訓機會或刻板僵化的公司規章制度也都在榜單之中。
36歲的Dylan Wong先生在他的房地產僱主實行工資凍結,並暫停工資增長和給予晉升機會後離開了這家公司。今年4月,他成為了一名自雇金融服務顧問,而且不打算再回到以前的工作。
他表示新工作讓他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事業和時間,有更大的自主權,最重要的是,做一些能對人產生積極影響的事情會帶來成就感。
辭職浪潮與人才短缺
Mercer Singapore負責人Mansi Sabharwal標明這將是僱主面臨的一個問題,新加坡即將面對的不僅僅僅僅是「大辭職浪潮」,更嚴重的是人才短缺的問題。
如果新加坡繼續關閉邊境,限制工作許可,空缺職位和合適的候選人之間的差距將不斷擴大。消費品、技術和生命科學領域的辭職率將最高。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ingapore Business Federation)執行長Lam Yi Young先生表示,隨著經濟的復甦,在新加坡缺乏足夠人才庫的行業,如科技行業,以及更依賴外國工人的行業,勞動力緊缺問題將會尤為突出。
「隨著邊境的逐步重新開放,企業期待著外國工人的流入增加,這可以幫助解決部分人力緊缺的問題。但預計到2022年,人力資源狀況將持續呈緊張狀態。」他補充說:「企業需要繼續推進轉型工作,以提高生產力,並努力提高和發展勞動力的技能。」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來源:sbf.org.sg
Sabharwal女士表示,儘管預計今年11.2%的人員流失率與平均年份(例如2019年為12%)相符,但實際數字可能會更高,因為這一預測僅是從截至6月的數據中推斷出來的。
她補充說,僱主們從4月份開始感受到員工流失的壓力。"他們失去員工的速度遠遠快於他們招人的速度。無論去年誰離開了這家公司,都沒有找到替代人選。公司對預算很謹慎,也沒有跟上去年的招聘預算,所以造成了一個缺口。"
按行業劃分的實際/預算工資*增長,
來源:straitstimes
即使是接近疫情前的3.5%的工資漲幅,加上所有項目的通貨膨脹率徘徊在2.5%左右,明年的實際工資增長可能只有1%左右。
Sabharwal女士說,僱主可能需要做得更好,並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靈活的工作安排和鼓勵員工參與技能培訓等活動。給予高薪以吸引人才,或給現有員工不溫不火的薪資調整,更多的是一種下意識反應或短期解決方案。
「員工們開始關注未來的工作,預想他們在未來10年可能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將變得更加謹慎。」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