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2021-11-28     于晏     16057

香港从今天凌晨零时起开始收紧从博茨瓦纳、伊斯瓦蒂尼、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及津巴布韦到港人士的登机及检疫要求,连同目前已被指明为高风险地区的南非,禁止在21天内曾逗留当地的非香港居民入境;

欧盟宣布禁止所有从南非出发的航空入境;

英国暂时禁止来自南非和5个邻国的航班,并将这6个国家从星期天起被列入英国的红色名单;

以色列得到消息后,也立刻将7个非洲国家列入红色警戒名单。

加拿大紧随其后,今早宣布禁止过去2周内进入过7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外国人入境!

就连一向放任自流的美国,也改口宣布从下周一开始,禁止8个南非国家航班进入美国领域!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一向被嘲“行动奇慢”的世卫组织这一次也动作神速,一早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随后宣布新毒株的名字——Omicron,简称为“O病毒”,是第15个希腊字母,且将其列为“关注变体”!

多家外媒更是直接把新病株B.1.1.529称作“潜在的毒王”!同步崩溃的,还有全球油价。前几天,美国总统拜登还想打压油价,没想到这次闪崩。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病毒大有来头

突变数瞬秒杀德尔塔

传播力度高7倍迟早“攻入”新加坡

按理来说,新冠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也3年时间,还真没有哪一次像这些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发出如此禁令,而且很多国家都对疫情麻木,与病毒共存也是跃然纸上。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11月11日,Omicron在南非国家博茨瓦纳首次被检测出,S蛋白携带32种突变,可能具有更高度的传染性和疫苗抗性,刺突蛋白改变比任何其他已知变体都多!也就是说出现“极其大量”突变的新冠病毒变体,可能会绕开人体的免疫系统。

对比一下,Delta毒株的突变数量为16个,Omicron直接翻了一倍!受体结合域(病毒首先与细胞接触的部分)有10个突变,远远超过Delta变体的两个突变。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南非新变种毒株比此前在全球肆虐的德尔塔变种毒株的传播力更强,其突变数量是德尔塔的两倍。

这种病毒带有异常多的突变,能躲避人体的免疫反应。现有的新冠疫苗可能对其无效,甚至让人们近半年以来的努力功亏一篑!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坦言新毒株传播力度高7倍,迟早侵入新加坡。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新毒株或由艾滋病是体内进化而来,

晚期艾滋病患者

甚至成为“全世界变异病毒的工厂”

令人感到更加害怕的是,有专家对新毒株来源作出大胆猜测——当新冠病毒遇到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人体时,多重变异可能就会被激发了。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巴洛克斯教授认为,Omicron变异毒株中的大量突变,显然是在一次“单一爆发”中累积起来的。它可能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如未经治疗的艾滋病(HIV)患者身上,在慢性感染期间进化而来。

先前就有科学家担心,晚期艾滋病患者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突变的一个来源,甚至成为“全世界变异病毒的工厂”。先前,南非就发现一个晚期HIV女性体内的新冠病毒发生了32次突变。这次的变异,很可能就是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碰撞”的结果。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上海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王颖教授表示,没有数据证明奥密克戎株和艾滋病病毒(HIV)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更大的可能是,由于艾滋病人免疫力低下,体内病毒大量复制,病毒复制错误比例更高,从而更容易产生突变。

1761例!“超级突变”病株或与艾滋有关、传播力比德尔塔强7倍、一航班疑似85人感染!专家:迟早侵入新加坡

新加坡研究发现:

新变种毒株多传年轻人

不同于之前病毒主要攻陷免疫力低下的老人 ,这次的新变种病毒主要是在年轻人之间传播。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旗下的生物信息学科学家说,Omicron毒株独特突变组合让人们高度关注,因为它自己就包括了之前已知的、能提高病毒成功率的突变。国大苏瑞公共学院副院长许励扬表示,新毒株的出现在一个接种率低于50%的人群中造成了病例激增。

“虽然多种突变以及快速传播显示它具有高度的传播性,但目前还不知道它是否具有更强的致病性,因为到目前为止,感染这种病毒的大部分为年轻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