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若馨
在新加坡陪读生活3年多 家有7岁半男娃小A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喜欢阅读
双溪布洛的水茄
某个周日,我们与小A的老朋友安安一家去了Sungei Buloh Wetland Reserve(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这又是一次出乎意料的森林游,因为它让我们感觉到小小的新加坡,竟然如此之大。
先回顾一下目的地的选择:
“去哪里”这个环节会占用我很多时间,因为“准客户”是Kids,所以要选富有变化,不要太枯燥的所在——这就淘汰了纯徒步路线。
我不知道新加坡这样的地方还有多少。但双溪布洛令我回味久久,一帧帧照片回看时都已醉,喜欢到冲动地想在小A放学后拉他再去一次。除了瑞士的山,这是第二个令我魂牵梦萦的自然美景。
双溪布洛是一片丛林与浅滩交错密布,深海与城市相连成画的变化多端的红树林(Mangrove)。它占地130公顷,之所以称为红树林,乃因它是唯一能在海水中生存的高等植物群落。
红树林 能在海中生存的植物自然非同小可。它们长有独特的支持根(令树牢牢扎在泥滩里不被水冲倒)与呼吸根(自树的根部长出许多指状的气生根露出在地面,在退潮时甚至潮水淹没时用以通气),还有神奇的“胎萌”现象:
果实成熟后留在母树上,并迅速长出长达20~30cm的胚根,随之自母树脱落,插入泥滩,扎根并长成新个体。
不仅如此,新加坡政府基于保护原始的生态体系动机,致力于不破坏红树林原貌,仅是修建了木道和观察小屋,这完美的生态令其成为湿地里的热带野生动物园,我们在这里看到了:
成群结队的金斑鸻;
海鸥;
稳当“梁上君”的果蝠军团(蝙蝠的一种);
白腹秧鸡(White-breasted Waterhen);
观赏树干蜘蛛(Ornamental Treetrunk Spider);
水边闭眼打瞌睡的湾鳄(Estuarine Crocodile);
翠鸟(Kingfisher);
海岸边孤独远眺的白鹮鹳;
白鹭(Little Egret);
松鼠;
横行敏捷的螃蟹;
弹涂鱼(Mudskipper);
水巨蜥(大小仅次于科莫多巨蜥);
体型小巧的蜥蜴;
某种蜻蜓;
以常绿灌木和小乔木为主,目不暇接的热带植物群。
海岸边孤独远眺的白鹮鹳
有的游客还用观鸟望远镜看到了浅滩边肥美的蚌与虾,它们看起来很像石块,极易被忽略,却是浅滩边驻扎的飞禽大军的最佳食粮。
丰富的食物令双溪布洛成为候鸟在东南亚的最爱,又因它的地理位置属于澳洲-东亚候鸟中转地,吸引了两百多种鸟类自北美、俄罗斯、韩国、中国等地飞来过冬,过完冬,鸟儿们再在来年春来时飞回自己的家。
小A和安安在双溪布洛玩了什么?
探 奇
从一进湿地保护区,我们先是穿过了一条长长的“摇摆木桥”,这是为了保护原有的森林生态而修建的,很稳,但是会摇晃,小A非常喜欢,连走两遍。
接下来,两个小朋友登上了翠鸟观测站。这个观测站像一个长著高脚的鸟巢,安扎在柔佛海峡的一边,与对面的新山远眺。
运气好的时候,游客会见到许多翠鸟,不过我们只见到了一只孤独的白鹮鹳。它形单影只地在空阔的海岸边饮完水后,就抬头眺望对岸,让我想起那些在新加坡打工养家的新山人。
小A还看到了Eagle观测站,可惜不见Eagle。
若当日游客不多、天气适宜,抬头便能看见滑翔而过的凤头蜂鹰,和枯枝上狩猎的鹗。鹗,又称鱼鹰,是一种凌厉的猛禽,我在网上翻找图片,发现它很喜欢站在枯枝上,那小模样简直威风飒飒。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