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與前嗜毒者合夥,經營社會企業,不僅開班授教傳統潮州糕粿的手藝,還開小吃店,廣聘前囚犯。
林麗花(70歲)是新加坡潮州人,祖籍中國潮州揭陽,嫁給來自中國潮安庵埠的丈夫,學會了兩個地方潮州人的糕粿文化,而女兒鄞佩澕(43歲)也自小耳濡目染。
《新明日報》報導,鄞佩澕告訴記者,母親的糕粿一向來受到親友青睞,自己離開教育行業後,於2016年決定居家售賣糕粿。
女兒鄞佩澕(右)協助母親林麗花(左)傳承潮州糕粿文化之餘,也協助前囚犯重新踏入社會。
決定辭職,母女兩人與合伙人李敏儀(50歲)開設了名為「鄞家潮州粿點」的社會企業,於2020年在甘榜安拔的俊傑大廈設立社會廚房。
「我與李敏儀結識多年,她曾是嗜毒者,後來迷途知返,已重新融入社會。我們都覺得,協助前囚犯學習一技之長是一項有意義的社工工作,因此曾聘請約七名前囚犯到社會廚房工作,也提供囚犯出獄前,前來學習工作與學做糕粿的平台,重新踏入社會。」
她說,目前將社會廚房成為中央廚房,移到麥打葛路的工業大廈。
「為讓協助囚犯有一個更好工作場地與發揮所長,我們在麥波申商場開了首間小吃店,售賣糕粿與本地食物等,也請了一名前囚犯當店員。」
另外,林麗花也想傳承糕粿文化,已於2019年開始開班授課。
前嗜毒者李敏儀感慨囚犯因無學歷,出獄與社會脫節,多數只能從事底層工作,於是參與社會企業,協助她們。 合伙人:曾沉浮毒海達15年
合伙人李敏儀受訪時透露,20多歲時好玩,認識到損友泡夜店,因第一任丈夫影響,沉浮毒海達15年,吸食大麻、冰毒與愛他死藥丸。
「我經歷過兩段婚姻,自己也開過酒吧,直到35歲那年,靠著信仰與禱告,終於迷途知返,不想再吸毒,也戒了酒煙,走入正途,2015年加入中途之家『轉捩點』擔任執行董事。」
她說,當時接觸了許多女囚犯,有些人甚至重犯進出監獄,因沒有學歷,出獄與社會脫節,只能從事底層工作如清潔員工與洗碗工。
「有些人身體受不住疲憊,會再陷入毒海。」
之後,李敏儀辭去執行董事一職,如今全心投入社會企業,希望更好地幫助到前囚犯重新融入社會。
前吸毒女囚犯葉淑鑾曾因走私冰毒被判坐牢42年。 為還賭債運毒監24年
阿嫂洗心革面任主管
涉毒坐牢24年,阿嫂洗心革面,目前擔任小吃店主管。
主管葉淑鑾(65歲)受訪時說,之前是一名德士司機,更是一名賭徒,因受人影響開始吸毒10個月。
「我賭博欠約5000元賭債,因要還債,一時糊塗,為1000元酬勞,走私冰毒入境新加坡,在關卡被捕,被判坐牢24年,一直到2018年才出獄。」
悔不當初的她,出獄後當清潔工,直到接觸現任僱主,慢慢學習做糕粿,甚至當起主管,才重新找到人生的意義。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