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桿菌素不僅改善皺紋,在治理尿失禁上,除了藥物治療外,也能通過在膀胱注射肉毒桿菌素來改善。受訪醫生提醒公眾若有尿失禁問題,應去求診。
若有尿失禁可別羞於啟齒,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有助改善這個問題。
肉毒桿菌素不僅限於改善皺紋,在治理尿失禁上,除了藥物治療外,也能通過注射肉毒桿菌素進入膀胱,控制膀胱出口的外括約肌功能失調所導致的尿失禁問題。
斐瑞醫院(Farrer Park Hospital)泌尿科顧問醫生張建泰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婦女尿失禁常見的原因包括更年期因雌激素減少而影響肌肉量和肌力,自然分娩和肥胖,都令骨盆底肌肉的支撐力變弱,膀胱肌肉鬆弛,甚至是膀胱肌肉過度敏感導致尿失禁和尿頻等問題。
尿失禁,顧名思義,就是尿液不由自主地排出,產生漏尿的困擾,影響身心健康和社交生活品質。
別憋尿,憋尿使膀胱膨脹,肌肉承受更大壓力,隨之下壓到骨盆底肌肉,將加劇膀胱肌肉功能失調。(截自iStock圖庫)
上班族每三小時應去廁所
張建泰醫生提醒,上班族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碌因一時走不開而憋尿。他形容,腎臟是尿工廠,膀胱是排尿的儲藏室,而「出口」是骨盆底肌肉,憋尿能使膀胱膨脹,肌肉承受更大的壓力,隨之下壓到骨盆底肌肉,加劇膀胱肌肉功能失調。
「我建議上班族每三四小時去一次廁所,不要憋尿而令膀胱受壓,進而損害膀胱肌肉的伸縮性。」如果有尿失禁問題,他建議到全科醫生診所求診。服藥後,症狀仍未改善,他建議找泌尿科醫生徹底檢查,對症下藥。
他說,通常醫生會建議患者做促進骨盆底肌肉伸縮的凱格爾(kegel)運動,配以藥物治療,以改善尿失禁問題。如果藥物治療功效不大,可以採取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以控制膀胱肌肉過度收縮而造成尿失禁。
膀胱周圍30部位注射
不過,肉毒桿菌素的膀胱注射是在膀胱內進行,非體外皮膚注射。泌尿科醫生會先在患者的膀胱處動個微創手術,之後在膀胱周圍20至30個部位注射肉毒桿菌素。
「只要沒藥物過敏問題,任何年齡都可以注射。」
但因為肉毒桿菌素注射只能維持六個月至一年,所以,最後還是要改變生活習慣和多做強化骨盆底肌肉的凱格爾運動鍛鍊。當然,如有肥胖問題,張醫生建議要減肥,以免壓迫膀胱和骨盆底肌肉。
尼古丁加劇膀胱損傷
張建泰醫生籲請,不要吸菸,以免尼古丁加劇膀胱損傷。
他說,眾所周知,吸菸會導致多種癌症,包括膀胱癌和腎癌。因此,若有吸菸習慣,他建議馬上戒菸。同時,也要避開攝取過量的利尿劑如咖啡和茶,也不要過量飲水。
以他所接觸的病例來說,張醫生籲請不要刻意「灌水」,一般人平時的飲水量介於1.5升至2升,當然,炎熱的天氣可以多喝一點。他舉例,曾有病人以為尿路不順或細小而大量喝水,甚至超過5升的飲水量。
他說:「除非運動量大,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不過,別忘記一點,食物中也含有水分,如湯水、蔬菜和水果等,過度喝水反而會令膀胱和骨盆底肌肉進一步受壓。
男性也有尿失禁問題
男性也會有尿失禁的問題。
女性因為尿路比較短,僅約2至4公分,加上生產、更年期和肥胖等問題,易受尿失禁困擾。但男性也會有尿失禁問題。
張醫生說,男性如果有前列腺腫大問題,會影響尿路,使得排尿困難,如:有尿不幹凈或尿失禁的問題。他警告,如果不加以治療或延誤治療,男性的膀胱會受損。
他說:「中風、膀胱功能失調、帕金森、骨盆手術、膀胱結石和一些藥物等,都會影響正常的排尿功能。」
所以,他籲請公眾有尿失禁問題一定要求診,以對症下藥。
「如果是年輕男性,也要找出是否有前列腺發炎的問題。
一些動過前列腺癌手術的患者,也存在暫短尿失禁的風險。對於女性患者來說,也要檢查尿失禁是否因尿道發炎、膀胱結石、膀胱肌肉功能失調或膀胱癌等問題引起。
尿失禁會導致併發症如長期漏尿引發的皮膚紅疹、發癢,尿液逆流導致的尿道感染、發炎,心情低落和社交生活品質受損等,可不要掉以輕心。
尿道弔帶手術支撐骨盆肌肉
尿道中段弔帶(Mid-urethral sling)手術(又稱尿道中段懸吊術)可支撐骨盆底肌肉,幫助尿道更好地抵抗來自充盈膀胱的壓力。
骨盆底肌肉不只是一塊肉那麼簡單,它包含肌肉、韌帶和結締組織,從前面的恥骨延伸到背後的尾骨,就像吊床一樣支撐骨盆器官,即膀胱、子宮和直腸。對於女性而言,骨盆肌肉群強而有力將有助避免尿失禁等問題。
張建泰醫生說,如果藥物治療和凱格爾運動鍛鍊功效不大,可以考慮做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或者是做微創的尿道中段弔帶手術。所謂的尿道中段弔帶手術,是通過陰道小切口放入弔帶,從而拉起尿道以解決尿失禁問題。
不過,張醫生籲請,如果有尿失禁問題應求診,而不是默默承受或視之為老化的必然現象
記者:康秀金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