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蘭居民申訴,過去數月常有腐臭味瀰漫,晚上7點30準時「報到」,持續一小時左右。
兀蘭13街第173座組屋的居民廖先生(72歲,退休人士)向《新明日報》投訴,過去兩三個月以來,幾乎每天晚上都會聞到一股惡臭味。他形容,味道並非「垃圾味」和「屎尿味」,而是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
居民廖先生申訴,每天晚上都會聞到一股惡臭味。(受訪者提供)
「氣味猶如『腐屍味』,但找不到味道的源頭,令人非常困惑。」
據他觀察,味道幾乎每天都會在晚上7時30分開始,持續一小時左右。
「我必須關窗口,再擺放一颱風扇,希望吹走臭味。」
事後,他與其他鄰居聊天時,發現其他座的居民也有相同經歷。
「雖然不會因此生病,但也擔心衣服遭殃,不敢曬衣服。」
至少4座組屋居民反映 記者走訪附近其他組屋座,至少四座居民也反映聞到相同的臭味,一些居民形容臭味如「鹹魚味」、也有居民認為像是「死老鼠」的味道,但臭味出現的數次並不頻繁,一周約3至4次。
住在第176座組屋的居民說,曾在晚上10時左右聞到臭味,隔天起床後,還能隱約聞到,十分噁心。
另一名住在第174座的居民說,克蘭芝地鐵站附近有一家污水處理廠,認為臭味或從工廠傳來。也有居民則猜測,蔡厝港一帶的養雞場或是臭味的源頭。
環境局兩個月接140通報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於10月4日書面答覆馬西嶺-油池集選區議員蘇慧敏的提問時透露,國家環境局在今年8月1日至9月24日期間,接到約140起有關兀蘭居民投訴空氣瀰漫臭味的投訴。
傅海燕指出,環境局在接到投訴後,會在附近設施進行檢查,調查可能引發臭味的因素,包括是否涉及污染事故。
環境局展開調查 環境局受詢時指出,接獲兀蘭居民的投訴表示於11月18日下午至夜晚聞到惡臭味。他們在兀蘭和林厝港工業區和農場展開調查,但未發現任何造成臭味的活動。
環境局指出,根據事發當晚的風向,臭味可能來自林厝港農場的推肥活動,雖然微風導致臭味無法散開,但味道在19日已不見。
環境局、食品局、裕廊集團和公園局積極聯繫有關單位,推行減少氣味的措施,如食品局跟雞蛋農場緊密合作,使用科技方案處理雞糞,減少臭味。其中一間雞蛋農場已經使用廢物處理設施,把雞糞轉為可發電的沼氣,另外兩間農場則在研發處理雞糞的方式。
此外,環境局和公園局也協助掩蓋堆肥的臭味,將在接下來幾年搬遷到別處,等措施完整推出後,住宅區所聞到的臭味將有所減少。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