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患鼻咽癌,婦女電療後出現後遺症,14年來得插管喂食,但她仍樂觀積極生活,無奈日前因肺部感染逝世。
這名天性樂觀的抗癌勇士黃鑽香(64歲),於本月24日凌晨在睡夢中離世。
共結連理39年,丈夫陳清湖說,雖然常鬥嘴,但太太非常顧家,為此給了她95分。
他透露,由於太太虛弱,遺憾無法陪伴他到各地旅遊。
黃鑽香心靈手巧,熱愛製作串珠手藝品,並不時參與義賣活動。(受訪者提供)
「疫情前,我們都會組織短程出遊。」
《新明日報》報導,3名兒女前晚在靈堂受訪時指出,母親1995年診斷出患上癌症,接受35次電療後,順利抑制癌細胞。
「不過,直到2007年時,她因發高燒感染肺炎,數次送院後,才被告知因之前電療的副作用,導致喉嚨和食道肌肉萎縮,形成吞咽困難,食物才進入肺部感染炎症。」
患病後,黃鑽香還寫下患癌後的痛苦心情和煎熬,以及如何在宗教和親友陪同下走過這段經歷。
女兒陳函瑩指出,母親最重視「家和萬事興」,家庭在她心中占據最重要的位置,她為此付出了全部心力。
「母親一直都衰弱,不時也會交代後事,所以大家都有了心理準備。」
雖立志當牙醫,陳函瑩為達成母親意願,成為肺部專科醫生。
「母親希望我能成為肺部專科,日後為她治療,但我當時想做牙醫,為此還曾經吵架。」
她透露,最終她還是決定遵循母親的意願。
熱愛製作手工藝癌症影響說話能力
黃鑽香也是後港社區串珠興趣小組的指導員,指導學生超過50人。她在2014年發起學習活動,由於癌症影響說話能力,她會事先把步驟寫在字條上,方便學生學習。
黃鑽香的媳婦鄭潔芳說,家婆熱愛製作手工藝,多年前接觸串珠後就開始投入,從簡單的串珠開始,直到後來造型設計越來越複雜,使用的珠子也越來越小。
她說,除了擺設品,家婆也會製作鑰匙圈或其他小物件送給家人。
「她的作品擺滿一個櫥櫃,為了將愛延續下去,我們也決定將她的作品放在靈堂,贈送給弔唁者。」
她透露,她們也會將部分作品放入棺木,作為陪葬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