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过去48小时内接种了疫苗(geimpft)、康复治疗(erholt)或接受了检测(geprüft),就要在上面打勾。每组同行人只需要一张表格,所以不会太麻烦。
(德国Darf Ich新冠病毒登记表 图片来源:Darf Ich Rein)
在全球都限制旅行的情况下出游,不用和来自其他地方的游客挤破头,就像当地人一样在街头溜达,这种感觉真的还蛮新鲜、蛮舒服的。
(沃尔茨堡的玛丽恩堡要塞)
德国人真的挺严谨的。
所有填表格的地方,会放两个笔盒,一个贴著“desinfiziert”的标签,另一个贴著“gebraucht”的标签,它们分别代表“消毒”和“使用过”,从消毒笔盒拿笔,用完放在使用过的笔盒,减少直接接触。
我们参观过的每一家商店、景点和餐馆的入口处,都有消毒机。
(艾伯巴赫修道院)
在德国,在室内佩戴口罩是强制性的要求的,室外则是自愿佩戴的。在出游之前,我对这种措施感到恐惧和焦虑,也看了许多关于各国戴口罩措施的不同评论。
(黑森林的 Monkey 47酒吧)
但身处德国的大环境下,偶尔在室外摘下口罩,呼吸一口秋天的凉爽空气,还是很舒服的~
德国统一要求使用医疗口罩,这一点我觉得比新加坡更严谨。在新加坡,虽然要求每个人都戴口罩,但戴纸制和布制口罩的人比比皆是,防护功能真的有待考量。
(埃尔茨城堡)
5 返回新加坡
在德国两周的时间里,无论走到哪里,检测中心都比比皆是。在检测中心会有帐篷,那里会有很多横幅、传单和指示牌,指引大家前往检验。
大家出行的话,一定记得在出发前48小时内进行PCR检测,拿到结果。
慕尼黑国际机场有75分钟出结果的PCR测试要139欧元(217新元),也有35分钟出结果的PCR测试但是更贵要239欧元(374新元)。
如果在酒店附近有诊所或检测中心进行PCR检测那就最好了,便宜又便捷。
回国前两天,我在黑森林的巴登散步,经过药店的橱窗里看到了PCR检测的标识,走进去问这个结果符不符合出国的标准,然后填了表格,复印了护照,花了95欧元(148新元),检测结果第二天就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我。
(德国PCR检验)
另外,回程之前需要在樟宜机场的网站预订抵达的PCR检测(165新元),并填写必要的健康申报表,通过后就可以顺利返回。
海关两侧都是穿着检疫装备的工作人员,
我觉得挺不安的,
就像羊被赶去屠宰场一样。
6 回来之后的拭子检测
(科切姆城堡的莱茵河)
如果是坐VTL航班回新加坡,就不需要履行长时间的居家隔离了,只是在机场PCR检测之后,要自我隔离几个小时等结果。(这个规定必须在一个带浴室的封闭房间里完成,或者和你同住的每个人都一起隔离等结果,不然还是建议在酒店订房间等。)
我是回家隔离的,在检测完3.5小时之后,我的电子邮箱收到了结果:阴性,然后ICA的WhatsApp电话打来通知我,可以自由活动啦~
还挺简单。
之后,我陆续收到ICA的电子邮件和简讯提醒要在莱佛士医院预约第3天和第7天的拭子检查,而且必须在当天下午3点前完成检测。简讯和邮件都有提供了预约的连结,也非常方便。
第3次拭子测试花了我94新币,而且鼻孔被戳得非常不舒服,我拚命地向医生摆手尖叫,医生当然没有理我,只是淡定的告诉我很快就会结束了。测试结果在第二天就收到了。
最后一次拭子是在回来的第7天,十分钟不到就检测完了,而且一点也不觉得痒,可能已经习惯了吧。医生数到10,就取出了拭子,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的检测啦。
7 还会再想体验一次吗?
(罗森伯格奥伯德陶伯酒店)
全球疫情下,日夜不断更新的疫情数据新闻让我们很不安,加上长期被迫呆在家里而导致脾气暴躁,每个人都是焦虑状态,上班压力、生活压力、无法外出就餐……在这个小岛上根本没有多少地方可以逃离,想喘口气都不行,导致很多人的状态都非常差。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