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2021-12-01     于晏     18312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万事通说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生活在新加坡,我们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在719.1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竟然生活着高达568万的人口,本意味上班的早高峰不似地铁的比肩接踵,也至少用拥堵吧!

错!错!错!新加坡的地铁是这样的: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即使在居民区里,也很少看到高密度的人流。这让很多人不禁感慨,新加坡这么小的国家为啥不用拥挤,这些多都去哪了?今天,万事通就带你揭秘一番!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地下打通数十层,

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

首先,大家最关心的交通问题。

为了让大家毫无空间压力的出行,新加坡对土地的使用可谓是用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截止到2019年,新加坡已被挖到了地下80米,地下空间也承担了相当重要的分流作用。

在乌节路等地区,多个地铁站是相通的,可以从这一站走到另一站。地下不仅有发达的交通,还提供了很多超大的商场,形成了“地下王国”。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地标的人流量,还非常适宜新加坡的赤道天气,比起地标的暴晒,更多人选择在地下商城吃喝玩乐嗨!从东部穿到西部,几乎无压力~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连小学生都分时段上课,

实行错峰制度

除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新加坡还实行错峰出行。

新加坡的素质教育名列前茅,小学生独自一人搭乘地铁上学的事情屡见不鲜。为了和职场人错开,新加坡学校早上上课时间都比较早。

而且新加坡的小学还实行分时段上课,学生们可以选择上午或者下午学习,错峰出行也从娃娃抓起。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即便你有私家车,也必须遵守错峰制度!

新加坡中央商业区等道路上,设有很多ERP的门架,这些ERP是电子收费道路收费系统的简称,当车辆通过ERP闸门时,都会收取一定的过路费用,而且越到拥堵高峰期,费用越昂贵。

这样灵活的过路费收取制度,让不少司机选择尽量避免高峰时段在中心道路驾车。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假设卫星镇,

从组屋出门不超过10分钟

就能满足各种需求

减少人流最好办法,就要让大家尽量“少出门”!

“新加坡城市规划之父”刘太格意识到,除了居家生活外,购物、工作、教育、医疗是人们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他提出了“卫星镇”的规划方案。

掘地80米打造地下城、建设卫星镇、分时段出行!新加坡地小人多却不拥挤的秘密曝光啦~

举个例子,新加坡的大巴窑组屋区是这样设计的。地铁站、银行、商场、社区学校、社区体育馆、社区图书馆、公园,都和居民区紧密结合,5-10分钟内可步行解决各种需求。

这样的社区规划几乎成为新加坡每个居民区的标配,“卫星镇”使居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本地化。

避免了因为购物、就医、上学等长距离移动,涌入固定区域造成拥挤的情况,分解了中心地带的压力。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