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2021-12-02     缘分     26877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新加坡社会文化多元,尊重不同的宗教、种族和文化,提倡宗教与族群之间的互相容忍和包容精神,实行宗教自由政策。新加坡人信仰的宗教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等。新加坡确实称得上多宗教融汇的大熔炉,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已被列为国家古迹,而且每年都有不同的庆祝活动。

马里安曼兴都庙

Sri Mariamman Temple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目前在新加坡领取工作准证的印度客工超过十万人,占比9.2%。1827年落成的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 Temple)就是为了那些来自南印度纳德邦(Tamil Nadu)的社群服务。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庙宇成为初临本地的移民的落脚处,并提供短期住宿,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这里也是本地唯一为信徒主持婚礼仪式的场所。婴儿满月时,父母亲抱着爱情结晶来到庙里,接受神灵的祝福。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泰米尔文的Mari是“雨”,Amman是“女神”,因此诸神马里安曼就是教徒信奉的雨神。在古印度这个农业社会,大家都希望风调雨顺,庄稼有好收成,因此雨神地位崇高,受到万民的敬仰。印度有超过90%国民信奉兴都教。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佛牙寺龙华院博物馆Buddha Tooth Relic Temple and Museum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跟两百年历史的印度人宗教场所相比,2007年落成的佛牙寺龙华院显得格外新颖,也庄严宏伟多了。金碧辉煌的四楼大厅供奉著佛祖的臼齿,访客只可隔着玻璃远观。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佛牙寺供奉的是弥勒佛,也是未来佛。根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来到人间救济众生的佛。一般见到的弥勒佛的形象量大福大,心广体胖。大肚弥勒佛是宋代才流行开来的,大肚能容天下事,提醒世人学习包容。龙华院大殿供奉的弥勒佛并不肥胖,相信现在的寺庙已经很少类似的造型了。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寺庙的名称源自佛教徒心目中佛陀留下的犬齿,人们在佛陀火葬之地印度拘尸那伽城发现此物,并一直供奉展示。位于寺庙三楼的佛教文化博物馆收藏着各式各样珍贵的佛教文物,例如骨头和舌头圣物,圣光殿 (Sacred Light Hall) 位于四楼,陈列著寺庙的镇庙之宝。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佛牙舍利被安置于重 3500 公斤的巨大佛塔之中,该塔由 320 公斤黄金制成,其中 234 公斤黄金来自于信徒的捐赠。游客只能从公共观赏区膜拜观赏佛牙舍利,只有僧侣才能进入佛牙舍利间。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天福宫

Thian Hock Keng Temple Mural

漫游狮城 多元文化碰撞出多彩建筑

还没到天福宫时,先会看到路边几家香烛铺子,感觉一下子回到了国内,接着往前走就会看到天福宫了。天福宫供奉的是在护航的“妈祖”,闽南人扬帆出海前和抵达大陆上岸后都要祭拜妈祖庇护,这座建于新加坡的天福宫便是早期闽南人的聚集之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