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家人22年的女傭腦動脈瘤爆裂,僱主扛下12萬元(約36萬令吉)醫藥費救人。
《新明日報》報導,女傭妮(48歲)於8月12日被發現倒臥在廚房內,頭部因受到撞擊,導致鮮血直流,僱主一家人電召救護車送院搶救。
僱主林碹英(58歲)受訪時說,兒子王為龍(24歲,大學生)先發現女傭出事,將她送院後,才獲悉她腦動脈瘤爆裂,必須儘快動手術。
「女傭陪了我們22年,雖然醫藥費最少需10萬餘元,但想到她命懸一線,也顧不上這麼多,就決定讓她開刀。」
王秋琳(前排)指女傭(右)是他們的第二個母親。(受訪者提供)
林碹英女兒王秋琳(28歲,醫院社區助理)告訴記者,父母當小販,平時早出晚歸,女傭妮在自己五歲和弟弟剛出世時,就來到他們家庭,照顧生活起居,如今已成為家中的一分子。
「醫生說即使動了手術,也可能會成為植物人,但她還年輕,我們不想放棄。」
所幸的是,女傭憑著頑強的意志力,在手術後甦醒,雖然期間出現併發症,多次出入手術室,但目前情況已穩定,也開始進行物理治療。
根據王秋琳出示的醫藥單,目前的手術費、入院費、治療費用等,共計12萬餘元,雖然有保險補貼,但最多也只能領取1萬5000元。
王秋琳指他們掏出積蓄,發現不足支付四分之一的醫藥費,因此決定在網站GIVEasia進行募款,如今已籌得4萬4000餘元。
「目前社工和印尼大使館也從中協助安排,最快會在這個月尾回到印尼。如果可以,我們也想陪著她飛回去處理好一切,但無奈受疫情影響。」
女傭腦動脈瘤爆裂,情況緊急,需動手術。(受訪者提供)
手術甦醒後不認得僱主 王秋琳說,女傭手術甦醒後不認得人,但醫院不允許探訪,因此家人每天輪流視訊通話。
出事當天,王秋琳就聯繫上女傭的家人,雖語言不通,但她通過谷歌翻譯溝通,也進行三人視訊通話,希望能幫妮儘快想起他們。
「幸好妮上個月情況好轉,可以說話,也能下床走動了。」
林碹英(58歲)說,女傭的合約原本11月到期,但相信她有意留下來。
「過去22年,她只回過印尼三次,生活重心都在新加坡。她就像這個家的第二個母親,以前小孩做錯事,她都會嚴厲教導。如果有心事,她也會跟我訴說。」
王秋琳則指出,女傭向來健康,如今生病,一家四口分擔了家務事,不打算再聘請女傭。
王秋琳說,當女傭獲悉知要回印尼休養時,萬般不舍,曾哭著表示要留在新加坡。
「我們於心不忍,只能勸說她養好身體。以前,我曾聽她的朋友說起,她想等到我結婚,弟弟畢業,一切都安定好,她就像個媽媽一樣的心態。」
她說,女傭的記憶力受影響,每天都會重複說不想離開。
林碹英則說,她告訴女傭說,若以後想回來,都可以買機票讓她回來度假。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