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PR申請,除了滿足條件,這件事必須要知道

2021-12-03

據新加坡人力部《2020第三季度勞動力市場報告》,2020年1月到9月之間,新加坡准證持有者的總就業人數驟減15萬8700人。2020年新加坡總人口不增反減,下滑到569萬,10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主要原因就是外來人口下滑。

*人口暴跌(數據:新加坡統計部門) 在新加坡,受疫情影響最深的,恐怕就要屬還沒拿到PR的外國人,各種焦慮。

讓我們回顧下這兩年,EP、SP准證人士都經歷了什麼

兩度調高EP和SP的薪資要求,縮緊公司能夠僱傭的SP名額; DP找工作都受到限制,不能憑LOC直接工作; 當政府發補貼的時候,沒有EP、SP人士的份……

准證人士這兩年過得確實不易,因為疫情爆發和准證門檻上升,很多人離開了新加坡!

現在新加坡的總人口只有545萬,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缺人!

那麼今年PR的申請是否會容易一些呢?

最近,這些網友都獲批了,讓我們看看他們是什麼條件 最近這些人PR獲批!

資料:女,中國籍,年齡不詳

來新時間:8年 學歷:本地本科+碩 其他信息:第一次申請 申請時間 2021-01 批準時間 2021-11

資料:女,中國籍,41歲

來新時間:5年 學歷:英國碩士畢業 其他信息:外資公司管理人員,第2次申請 申請時間 2021-01 批準時間 2021-11

資料:男,中國籍,單身,28歲

來新時間:2年 學歷:國內本科 其他信息:科技行業,首次申請 申請時間 2021-03 批準時間 2021-08

資料:男,中國籍,單身

學歷:國內碩士 來新時間:2年多 其他信息:IT行業工程師,單人申請 申請時間 2021-04 批準時間 2021-10

資料:男,中國籍,已婚

學歷:國內211碩士 來新時間:不詳 其他信息:妻子是馬來西亞碩士,兩人都是EP,第三次申請 申請時間 2020-04 批準時間 2021-10

資料:女,中國台灣籍

來新時間:4年 學歷:私立大學畢業 其他信息:科技業EP准證,已申請過多次 申請時間 2020-09 批準時間 2021-09

資料:男,中國籍,40歲

來新時間:時間很長 學歷:本地私人學校的高級大專學歷、ITE文憑 其他信息:和妻子孩子一起申請,曾多次申請 申請時間 2021-01 批準時間 2021-10

資料:男,中國籍,30歲

來新時間:5年 學歷:國內普通本科 其他信息:IT工程師,無車無房 申請時間 2021-04 批準時間 2021-09

資料:女,馬來西亞籍,SP

來新時間:5年 學歷:不詳 其他信息:職位主管,單親母親,有直系親屬在新加坡 申請時間 2021-02 批準時間 2021-09 看到這裡,發現有些幸運的朋友,竟然4個月就獲批了!

PR永久居民的身份

到底有多「香」?

01 實現找工作、換工作自由

首先,在目前大環境下PR可以獲得找工作、換工作的自由。

新加坡政府對於每家公司PR和外國員工的人數比例是有要求,導致新加坡不少崗位只招PR和公民。

PR身份對找工作大有幫助,也不會受到用人公司的名額和薪水限制,可以隨意跳槽。

02 獲得CPF公積金

成為PR之後,你就有了CPF公積金,養老醫療都有了進一步保證;僱主每個月還會為CPF貢獻,變相等於漲工資!

03 買房子省省省!

先要在新加坡買便宜的組屋,最少也需要成為PR,兩夫婦都是PR才能在一定條件下購買轉售組屋。

另外沒有PR身份,即時買Condo(私人公寓)也需要付更多印花稅。

04 給親人申請簽證

成為PR後,可以幫親戚朋友申請簽證,例如Long Term Visit Pass;

也可以為配偶、21歲以下未婚子女申請永久居留權。

05 方便就學政府學校

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優先錄取公民和PR,之後才會選擇國際生。

國際生往往要看最後的最後還剩下多少學額,分配的學校也不一定就近。

PR有多好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體會過PR被拒的悲傷! 看完上文通過的案例,滿腦子都是疑惑:

「一樣的工資為啥我申請不到?」 "一樣的來新加坡X年, 為啥我被拒了"

PR申請不難,而是拿到PR難。

比如很多EP、SP人士原以為自己在新加坡擁有了相對穩定的生活,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對未來充滿著期待。

等到准證降溫政策來了才知道,這些你以為的安穩有時候甚至不堪一擊!

PR在新加坡,不僅是一種很重要的身份認同,也是很多人生大事的通行證,有了這個身份,便能夠享受足夠多的福利。

移民局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幾方面揣摩:

總理這樣說!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經提到過,想要申請成為新移民,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能夠和諧地融入社會

2、掌握能力和技能

3、為經濟做出貢獻

那麼成為新移民的先決條件就是成為PR,所以想必PR的審批標準也是一樣的。

部長這樣說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英蘭妮去年在國會表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新公民要不與新加坡人有家庭關係,或是在這裡學習、工作或生活了一段時間。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申請及遴選標準則主要根據他們是否承諾把新加坡當作家園,以及能否融入和對新加坡做出貢獻。

這句話看似比較模糊,但實際上移民局確實沒有強制標準,除了學歷和薪資,還會考慮「年齡、家庭、在新加坡居住年限……」等等各個因素,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有小孩的家庭會更容易申請的原因。

移民局怎麼審核材料?

光有認知還不夠,還應該知道移民局是怎麼審批的。據說移民局會採用橫向對比的方式。

EP跟EP比,SP跟SP比,把經歷、薪資、准證類型一致的申請者相互比較。

並非SP、或者學歷較低者完全沒有機會,上述申請成功的例子裡頭,就有大專學歷的申請者。

結合總理和部長說過的話,移民局也會綜合看申請人的各項條件,單一條件優秀不一定就能申請成功。

比如過去大量高薪人士被拒絕,這就需要專業人士幫你判斷:除了高薪,你還差什麼?

最後,你需要的是一份漂亮的申請材料。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新加坡自雇移民項目與其他移民路徑的優劣勢比較
  • 新加坡投資移民2.0:留學生如何撬動低門檻身份升級通道‌
  • 新加坡最新移民政策解讀:留學生專屬利好與快速通道‌
  • 移民新加坡路徑全解析:留學生如何把握政策紅利實現身份升級‌
  • 如何移民新加坡:留學生分階段規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