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卫生部通报,12月2日新增确诊病例1101起,累计26万7150起。
本期报道包括:
一、新加坡2名旅客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新毒株
二、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发文提醒
三、7成新加坡人相信抗疫工作会成功
四、一男子通过新马VTL到达新加坡后检测阳性
五、确诊病例增长率升至0.67,ICU占用率升至59.7%
六、昨晚通报8起死亡病例,其中一人无基础病病史
七、总体病死率升至0.273%,社区病死率升至0.398%
八、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口比例升至87%
九、仍有1起ICU病危插管青少年病例
十、普通病房人数降至771人,占用率降至46.7%
十一、社区护理中心(方舱医院)在治/隔离降至1万1201人
最新!新加坡2名旅客确诊感染奥密克戎新毒株
卫生部刚刚(12月2日)发表文告表示,昨日,2名从南非约翰内斯堡入境新加坡的旅客被检测出感染了奥密克戎新毒株,他们乘坐的是SQ479航班。
这两名旅客抵达后就被隔离,目前没有社区传播的证据。同一航班的19名旅客也在指定地点隔离,目前检测全呈阴性。
两人分别是44岁新加坡永久居民和41岁新加坡籍女子,两名患者都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现只出现咳嗽、喉咙痛等轻微症状。他们目前在国家传染病中心接受隔离与治疗。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连发两文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今天(12月2日)发布《关于新加坡调整入境防疫政策的提醒》。原文如下:
11月30日,新加坡政府宣布自12月3日起调整入境防疫政策,主要包括如下。
一、增加行前新冠病毒检测。所有入境或转机旅客 (2岁及以下婴幼儿除外)需提供行前2天内核酸检测或快速抗原检测阴性报告。如,12月1日的检测报告,有效期至12月3日23:59。
检测报告须为英文版或有正式英文翻译件并显示检测结果、检测时间和旅客姓名、出生日期或护照号码等信息。自测结果及手写的检测报告将不予认可。
行前检测机构应为新加坡卫生部指定的出发地检测机构(具体要求详见:https://www.moh.gov.sg/covid-19/statistics/accreditation-bodies-for-covid-19-testing)。
二、所有入境人员均应在抵达时接受新冠病毒相关检测。通过“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计划”(VTL)的入境旅客,除入境检测外,还需在入境后第三天及第七天进行两次新冠病毒检测。其他入境检测及隔离政策不变。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新型变种病毒的出现给疫情未来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使馆提醒,在当前情况下,为避免跨境旅行染疫风险,建议中国公民暂缓非必要、非紧急旅行。如确需出行,请务必提前了解并遵守相关出入境政策和防疫要求。对旅行中可能出现的感染新冠肺炎、出入境受阻及滞留等情况预做充足的经济与心理准备。
上述措施的全文及具体要求详见新加移民局有关网址:
https://safetravel.ica.gov.sg/shn-and-swab-summary#from
https://www.ica.gov.sg/
另外,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也发布了《关于积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追加剂/加强针的提醒》。原文如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部分国家出现反弹,新型变种病毒持续蔓延。在此情况下,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仍是最重要的防疫手段。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提醒在新中国公民,符合接种条件但尚未接种疫苗的,应尽快接种疫苗;已完成接种程序的,请密切关注新加坡疫苗追加剂/加强针接种计划有关要求和实施进展,符合接种条件的,积极接种追加剂/加强针,增强疫苗保护效果。
使馆同时提醒,即使接种疫苗,仍需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人员聚集,暂缓不必要的跨境旅行,降低染疫风险。
7成新加坡人相信抗疫工作会成功
12月2日,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发表了名为《新加坡与冠病共存:态度、挑战与前景》的工作论文。这篇论文统计并分析了今年4月到11月进行的12次调查,每次调查面对的是大约500名21岁以上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图源:新加坡政策研究院官网)
根据调查,民众对政府的整体管理满意度基本受确诊病例数量影响。在今年9月至10月期间,每日新增病例大涨,民众的满意度也到了低谷,只有59%表示满意。首席研究员马修博士认为,对部分民众来说,病例数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满意程度。
不过,虽然病例的增加导致了满意度降低,但新加坡的医疗系统保持了稳定高效的应对能力。有80%的人对医疗系统表示满意。马修博士说,有八成以上的民众认为,随着措施开放,病例增加是可以接受的,但死亡率必须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希望每日死亡病例低于两起。如果死亡病例增加,减缓开放的速度是更好的选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