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網友「小孫真有墨」是一名老師,他今年三月份接種了第一針疫苗,四月份接種了第二針。六個月後,他最近收到了衛生部接種加強針的簡訊通知。
網友發帖表示,第三針接種流程和之前一樣,而且有更多的診所可以選擇;這次的醫生跟他介紹了更多的副作用,還好在休息和吃退燒藥之後,他很快恢復了健康。以下為網友原文:
作為一個所謂的「前線」工作者,在四月打完了第二針之後的半年,我收到了讓我打第三針加強針的簡訊。
這次第三針的註冊流程跟之前一樣,唯一一個變化就是,現在多了更多的診所可以選擇。我預約前兩針的時候,大部分的地點都是醫院和社區中心。這次驚喜地發現離家很近的一個診所可以打,於是就趕快註冊了10月12號的時間。
(圖源:Unsplash)
到了診所發現,這裡的條件比社區中心好多了。因為社區中心大,所以人也很多,有一次排隊竟然都坐在了外面臨時搭的棚子裡……
而診所就不一樣了,我去的時候前面只有兩個號碼,很快就到我了,另一個優勢是,診所是醫生負責打針。雖然都是簡單的扎針,屬於醫生護士的基本功,但是醫生親自扎針還是感覺上了一點檔次,哈哈……
我記得前兩針打之前只是簡單解釋了一下可能會胳膊疼,可能會發燒等等幾個小問題。這次第三針不一樣,醫生給我說了好多可能的反應,包括紅疹、呼吸困難等一大堆,當然也包括非常可能的的發燒……告訴我一旦出現這些難以忍受的症狀就趕快撥995……
打完針當天晚上只是胳膊肌肉疼,抬起來就能感覺到,這完全不影響什麼。 第二天(10月13號),感覺上來了。一大早我就有點暈暈乎乎,覺得幹什麼都沒勁兒,也就是醫生所謂的疲憊,但是沒發燒。一直到了下午四點多,久違的發燒終於來了,那會兒我正在睡覺,夢裡就能感覺到越來越冷,越來越冷…… 爬起來,兩片Panadol下肚,半小時之後就退了。一直到現在晚上十點半了,過了六個小時,還不需要再吃。我猜應該就這樣了吧。 明天應該恢復正常了,希望我體內變多的抗體,好好幫我抵禦這一大堆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病毒……
(本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 小孫真有墨)
後記
感謝網友 小孫真有墨 的分享!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接種加強針後也出現不同情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