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簡瑪
新加坡雖然是以華族為主的熱帶島國,但是島上還居住著其它族群,如馬來族,印度族和歐亞混血等等。另外還有許多東亞和歐美的派住人員。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了新加坡獨特的美食文化。可以說這裡是世界美食的薈萃之地。
遍布全島大大小小的餐廳提供著不同風味的美食。既有帶著濃郁東南亞特色的菜式,比如海南雞飯,雞肉沙爹,囉喏,咖喱魚頭,肉骨茶,叻沙,椰漿飯,印度飛餅等等,也有正宗的中餐(粵菜,四川菜,東北菜等),西餐(法國菜,義大利菜,美式快餐),還有東北亞的日本壽司和韓國燒烤等。你一定能從這些花樣繁多的美味中找到一樣自己喜歡的。
那麼,這麼多的美食,一定要去昂貴的餐廳才能吃得到嗎?答案是否定的。你在鄰里的巴剎里就能找到。既正宗,又便宜還好吃。
巴剎,馬來語的意思是市場、集市。而在烏茲別克和中東一帶的集市也叫巴扎。所以有學者考證,巴剎這個詞應該源自波斯語。在我國的閩南語裡也一直把集市叫「巴剎」,有可能與當時居住在明朝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港里的波斯人有關係。
在新加坡,巴剎是當地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組成部分。除了買菜和日用品的採購,新加坡人的一日三餐多數是在巴剎里解決的。
新加坡的巴剎一般分濕巴剎,賣蔬果海鮮雞鴨魚肉等;乾巴剎,賣米麵海味乾貨、麵包點心,還有衣服鞋襪香燭雜貨等;熟食中心或稱小販中心三類。通常這三類比鄰融為一體。和國內自由市場不同的是,巴剎里出售的貨品都是明碼標價的,不可以討價還價。
因為天氣炎熱以及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當地人很少在家裡燒飯,一個月也就一兩次而已。每個政府組屋鄰里都有一個大型的巴剎。那裡面的熟食中心裡就有以上的各種美食,價格一般三元到十元新幣不等。還有特色飲品,咖啡,奶茶,酸柑水,薏米水,甘蔗水等。價格從一塊半到二元左右。是不是很便宜?
農曆新年期間,巴剎里華人的攤檔從大年三十下午到年初三都關門休息,只有馬來人和印度人的繼續開著。所以大年三十那天,很多的東西都會大甩賣。華人家庭這個時候也會多儲備幾天的菜。
新加坡最有名的巴剎在唐人街牛車水,那個巴剎里有各種好吃的甜品比如紅豆冰,磨磨擦擦和新加坡特有的點心。你如果喜歡香蘭葉、椰奶和棕櫚糖的味道,那麼你一定會喜歡上它們。
許多華人家庭到了春節前,一定要到牛車水巴剎來採購年貨,其中現烤的肉乾是家家戶戶新年必備的。每到年關,這裡的肉乾店邊的隊伍總是轉著好多圈。炎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人們對美食的熱情。
另外,位於市中心政府大廈地鐵附近的老巴剎也是獅城有名的美食中心。建於1894年,是東南亞現存最大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鑄鐵建築。最初是菜市場,曾被稱為直落亞逸集市 ,現已改建為美食中心,這裡聚集了各種當地美食攤檔,從沙爹到叻沙還有海鮮燒烤,應有盡有,而且價格公道,味美價廉。
來新加坡旅遊,有機會來探訪一下鄰里的巴剎,品嘗正宗的當地美食,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體驗。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