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顏色區分的路標和壁畫,為斜坡裝置把手和防滑地磚處理等,楊厝港將打造成一個親失智症患者社區,協助失智患者在鄰里活動。
楊厝港將是本地14個失智者友善社區的其中一個,也是首個包括組屋和私宅區改進的社區。
由衛生部和護聯中心聯同社區夥伴推出的「失智友善新加坡」(Dementia-Friendly Singapore)計劃旨在為鄰里打造合適的設施,協助失智患者在所居住的社區活動。
楊厝港區議員葉漢榮昨早(12月4日)在「楊厝港日」社區活動上介紹該區的發展計劃,包括在2025年以內打造失智友善社區。鄰里內的指示路標和不同地點的組屋外觀將以顏色區分,大牌以更大的字體且顯眼設計呈現,方便失智居民認路。
除此之外,楊厝港區基層也將與護聯中心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等展開「失智友善社區」的研究,向失智患者收集反饋,打造有助於他們生活的設計。
葉漢榮指出,區內約4萬名居民有三四成是60歲以上的年長者,因此基層致力於與各政府機構合作,提升區內的環境與服務,方便年長者出行。
楊厝港民眾俱樂部將翻新
居民下來也可期待楊厝港民眾俱樂部的新設施,民眾俱樂部的翻新工程預計後年完工。屆時,俱樂部會融入數碼科技的設計,例如:互動指標和投影在地板的圖像,為居民指路。
俱樂部也將增添自助站,方便居民全天候利用這個設施報名課程和活動。翻新期間,臨時的民眾俱樂部會設在宏茂橋6道第633座組屋底層。
李顯龍總理也出席昨早舉行的社區活動,並與葉漢榮為慶祝楊厝港40周年的時間囊進行封囊儀式,時間囊裝有各居委會提供的活動紀念品,包括同疫情相關的物件。時間囊將在20年後開封。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