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長時間沒飛行技術生鏽? 不少飛機師重回崗位頻頻出錯!

2021-10-18

全球疫情趨穩,航空業逐漸復甦,一名美國籍飛機師日盼夜盼終於等到重返駕駛艙的一天,卻沒想到在起飛時因忘了啟動第二引擎,而險些釀成墜機空難。

另一名失業了近七個月的飛機師,返航著陸時由於過於緊張,差點忘了放下飛機起落架。所幸他在飛機距離跑道約240米的低空及時啟動按鈕,逃過擦撞地面的可怕後果。

一名旅客早前則申述,他搭乘的班機竟然飛錯目的地,因為那名剛從六個月休假返工的機長搞錯飛行航線。

以上種種「微小失誤」,都是近幾個月來在美國航空業發生的真實案例。樁樁件件一個不小心都足以引起災難性的航空事故。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統整這些飛行失誤後,發現它們都源於同一原因:

疫情期間大部分航班停飛,許多飛機師因長時間缺乏訓練,導致實際操作能力退化,給航空安全帶來隱患。

太長時間沒飛行技術生鏽? 不少飛機師重回崗位頻頻出錯!飛機著陸時忘記放下起落架,讓機腹直接著地,很可能造成飛機方向失控、脫離跑道,甚至機毀人亡的悲劇。(路透社)現在搭乘飛機,到底安全嗎?

重返藍天之路其實不太順遂 據彭博社報道,冠病大流行導致航空業需求急劇下滑,全球目前約有10萬名飛機師被迫放無薪長假,或被僱主縮減飛行里程。長達18個月未曾飛行的飛機師比比皆是。

如今世界多地疫苗接種率達標,慢慢開始恢復國際旅遊,卻頻頻傳出被航空公司召回的飛機師疏於訓練,缺乏熟練和敏銳度,而導致不少飛行失誤。此舉立即引發業者和旅客的不小擔憂。

航空飛機師協會國際聯合會的技術與安全保障副主席哈特(Uwe Harter)表示:

「這確實是一個很嚴峻的情況。這個行業(航空業)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場嚴重事故。」

也是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飛機師的哈特說,一些航空公司雖然願意提供復職員工足夠的在職培訓,好讓他們重拾以往的技術和能力,但大部分公司只願意給「最低限度的訓練」,以儘量削減人事成本。

太長時間沒飛行技術生鏽? 不少飛機師重回崗位頻頻出錯!(路透社)據悉,疫情暴發以來,全球航空業單是去年就蒙受了1380億美元(1860億新元)的巨額損失,2021年估計還得虧損520億美元(701億新元)。

難以彌補的財政缺口,是導致不少經濟拮据航空業者縮緊褲帶,不太願意砸錢提供飛機師安全風險訓練,倉促將飛機師推上第一線的原因。

不少飛機師要麼無法短時間內承受飛行時的高壓環境和高速的通信頻率,要麼擔心會染上病毒而危及健康,承受著巨大身心壓力,更容易在工作上出錯。

據美國航空安全報告系統(ASRS)的匿名記錄,文章開頭所述的那名只開了一枚引擎就起飛的飛機師,就是因為剛從冠病康復而「心事重重」,無法集中注意力。

還有一名記錄在案的飛機師,在返航時無法精準控制高度,導致飛機滑出跑道。他給出的理由是:

「我還沒有達到得心應手的水平。」

(路透社)根據全球航班信息提供商「正式航空公司指南」(OAG)的數據,美國商務飛行較疫情前下降了17%,西歐商務飛行則下降了35%。東南亞、中東和非洲南部的流失量更大,這些地區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仍處於封鎖邊境的狀態。

上述數據並沒有納入民航飛行班次。可想而知,疫情期間真正有機會駕駛飛機的飛機師少之又少。

一名任職於澳洲航空公司的資深機長告訴彭博社,自己見過許多六個月都沒飛行的同事,他們在返崗時通常至少要犯一到兩個微小的程序錯誤。

據他所述,這些返工的飛機師或許會忘了在飛行計算機內輸入數據,也可能判斷錯誤讓飛機用比平時更大的力度著陸。

一名訓練有素的飛機師都不應該犯這種低級錯誤。畢竟駕駛飛機時間久了,這都會在無形中成為肌肉記憶和身體本能,根本不用多加思考。

樟宜機場第三搭客大廈。(海峽時報)不可忽視的「小問題」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已針對此現象出面回應,認為風險還在可控範圍內。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則會持續監管飛機師的行為,並承諾會及早發現潛在問題,對症下藥。

IATA最新的安全報告顯示,飛機依然是地球上最安全交通工具。2016年至2020年期間,平均每500萬架次的航班只發生一次重大事故。

但飛機師的「小失誤」可大可小。

許多我們認為看似無心的過錯,很可能連帶造成機上幾百個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的慘劇,屆時無論再如何檢討也無法挽回逝去的性命。

航空業逐漸回暖的今天,當務之急是儘快培訓或再度訓練飛機師和空服員,讓他們快點上手。業者在精神層面上也要給予一定關懷,讓飛機師做好重返藍天的心理建設。

(路透社)受到疫情重創的新加坡航空業已然走出低谷。

本地媒體今天報道稱,冰封多時的航空需求量很可能在近期實現回彈,預計將有更多航空領域的員工重返職場,未來兩年預計會需要填補1000個職缺,包括數據分析師、機器人與自動化工程師以及飛機技術人員。

若加上我國近來一口氣宣布與11國互開邊境,作為區域一大交通樞紐的新加坡,航空復甦的步伐應該指日可待。

美國通用電氣航空(GE Aviation)駐新加坡總經理羅傑(Iain Rodger)說:

「我們將在2021年下半年實現正增長,也對2022年保持樂觀態度。(新加坡)航空業將持續多年來的復甦節奏。」

在越來越多人飛行的后冠病時代,這些潛在的航空安全問題會讓你感到憂慮,甚至望而卻步嗎?


相关文章

  • 東協外長同意持續接洽緬甸各方 尋求方案解決政變危機
  • 非法跨國傳銷含違禁成分高價保健品 越南人和馬國人被捕
  • 泰國一架警用直升機墜毀 機上三人不幸罹難
  • 豬肉雖起價但其他材料未漲 新山業者:肉粽不會大漲價
  • 馬克龍抵達越南 展開東南亞之行
  • 豬肉雖起價但其他材料未漲 新山業者:肉粽不會大漲價
  • 《獅城6點半》5月25日
  • 先撞寶馬再被摩托車撞上 第二通道馬國男騎士車禍亡
  • 非法跨國傳銷含違禁成分高價保健品 越南人和馬國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