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收入追不上房價,私宅市場不可能一漲再漲

2021-10-18

在中港台的華人社會,買賣屋子往往被說成是「淘金」,是市民主要的生財之道。

新加坡的情況也是如此。疫情之下,經濟低迷,大多行業一片慘澹,唯有股市房市熱火朝天。

股市走勢升多跌少,房市更為神奇,近年來有起無落,房地產因此成了眾多市民投資首選。這加上借貸利率偏低,外地買家踴躍,整個房市熱烘烘,房地產推銷會成了周末好去處。

房地產推銷會示意圖。(聯合早報)在靠近鬧市、面向大海的優越地段,私宅公寓的價格已到了天價,兩、三房式高樓公寓,起碼一兩百萬元,似乎價格越貴買氣越高。

望樓興嘆的新加坡人,都愛說是外地買家把房價炒高。實際上,各種數據顯示,多數買家是本地中上階層人士。如今借貸容易又便宜,投資房產是上選,即使不買也可長期收租。

不過,什麼好景終究都不長。專家已經說房價不大可能一漲再漲。

星展銀行(DBS)昨天發表的研究顯示,新加坡人的收人增幅緩慢,越來越追趕不上房價,因此房市漲勢可能戛然而止。

DBS提供了一組數據:

過去五年,新加坡人的收人增幅平均是1.2%至1.7%,而房價增幅平均為2.1%。

這意味著,人們用在償付房價的收入比例增加了。目前,一般供房族每月負擔的房貸約等於收入的五分之一。在未來,對一些人來說,這個比例可能多達一半。也就是說,你賺十塊錢,五塊錢必須拿去應付房貸!

新加坡CBD中央商業區白領職員。(海峽時報)研究報告沒說的是,全球中央銀行正在醞釀加息的舉措,以抵禦若隱若現的通貨膨脹。一旦銀行貸款利率增加,一般供房族的負擔勢必加重。

另一方面,隨著政府收緊外國員工的流入,在本地定居租用房屋的外地人將會減少,租金收入預料也將會隨之下滑。

對房屋投資者來說,上述都不是利好因素。如果還貿然入場,高價賣屋,難保不會蒙受損失。獨立以來,我們就經歷幾次房產市場的冰凍期。

DBS的研究也提供了另一組數據:自2010年以來,新加坡房價以每平方英尺(psf)計算上漲了50%。與此同時,房屋的平均面積越來越小,過去10年收縮了20%。

(海峽時報)疫情暴發以來,很多人在家辦公,需要更大的生活空間,而購買較大型屋子對很多人來說是個沉重的負擔。

我們說的都是眼前的情況。長遠來說,房價必將跟隨供需情況而達到一個新的平衡點,而變得較有持續性。

房價下滑或停滯,必定有人歡喜有人愁。一些投資者會輸錢,但等著買房子的人,這不失為好事,他們更有機會買到心目中理想的屋子。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共謀持假槍打劫理髮店再下藥劫妓女,新加坡一名14歲少年被判入改造所!
  • 新加坡千萬多多昨天開獎,2人平分超1292萬新幣!你中了嗎?
  • 47歲新加坡籍男子持假護照入境馬國販毒,遭柔佛警方逮捕,起獲百萬令吉毒品!
  • 朝野競選攻防戰激烈 新帳舊帳一起算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