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制定15年可持續發展框架 達碳中和目標

2021-10-19

南洋理工大學制定15年可持續發展框架,旨在通過各方式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南洋理工大學提供)

文/胡潔梅

(早報訊)讓校園內所有符合條件的建築獲綠色建築標誌、把凈能源耗量、用水量和垃圾減半……南洋理工大學制定15年可持續發展框架,旨在通過各方式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為此,南大將設立值10億元的中期票據計劃(Medium TermNote Programme),可通過發放與可持續金融債券,為大學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如研究與創新工程籌資。

南大校長蘇布拉·蘇雷什教授今天向媒體介紹大學的可持續發展框架時指出,南大剛獲得信評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Moody's Investor Service)評定的最佳信貸評級,反映大學穩固的財務情況。全球有22所大學獲頒Aaa這個最佳等級。

大學希望藉由這個機會進一步推動可持續發展項目,加強南大在可持續發展的領導地位。中期票據計劃將與華僑銀行合作執行。

南大下來15年的可持續發展計劃包括:為南大校園所有合格的建築取得綠色建築標誌,目前有超過九成建築達標;到了2026年把凈能源耗量、用水量和垃圾減50%,這是與2011年的用量作對比;推廣可持續食物技術與生產方法並減少食物浪費、在本科生、研究生與可持續教育課程中增添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元素等。

人工智慧與可持續發展博士課程便是南大新推出的一項跨學科課程。從8月新學年起,新生的共同課程也包括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內容。校方也增添了環境歷史、環境可持續發展、環境管理等副修選項,提高學生對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南大也宣布與七家跨國公司合作,展開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項目,當中包括美國的Applied Materials Inc、德國的Continental AG,以及在裕廊創新區設公司的韓國汽車集團現代(Hyundai)。校方將設立可持續發展部門來協調並落實各計劃。

這幾年來,南大已逐步實行各項綠色項目,包括在2018年推出的智能校園,以及設立可把垃圾轉為能源的處理設施。過去兩年,大學的太陽能板使用率也增加一倍,近一成的電源來自太陽能。

文章內容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 【GE2025】李顯龍:外國人煽動種族宗教情緒 觸犯新加坡兩大禁忌
  • 新加坡38歲女子在惹蘭勿剎一帶,遭兩名陌生男子襲擊綁起後搶劫!
  • 東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人數達到上限 勿洛體育場入口關閉
  • 【GE2025】國人需要平民代表 紅點同心黨候選人林怡慧談從政決定
  • 【GE2025】五個政黨代表將進行華語論政 新傳媒今晚9點直播
  • 【GE2025】工人黨群眾大會 勿洛體育場入口重開
  • 黃總理與馬國首相安華通電話 了解緬甸地震災後人道主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