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防科技局:須加快發展軟體技能融入作戰能力

2021-10-19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加坡雖然仍須專注於加強國防硬體,不過目前的一個新重點是要加快發展軟體能力的步伐,並將科技注入各個不同平台、武器系統以及指揮所。

五個月前剛就任國防科技局局長的陳尉民前天受訪時說,國防科技局未來必須善用數碼科技,將它融入新加坡的作戰能力,內部的文化與工作方式也須做出一定的改變。

由國防科技局舉辦的第三屆國防科技峰會前天結束,共有8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企業家、智囊團成員和政策決策者等通過線上結合線下的方式參與,比上屆多出一倍。

陳尉民總結這次峰會的討論時說:「國防科技局必須改變工作的方式,不然我們就會犯下還在『為上一場戰爭做準備』的錯誤。」

應投資本地資料庫收集數據 了解人工智慧未來應用 他也指出,隨著國防科技局和商界的合作加深,合作對象將不限於與國防和保安相關的行業。比如當局正在與本地一家電子遊戲公司合作,採用他們的科技來提升新加坡武裝部隊的訓練方式。

「我們正在探討如何通過與這些非傳統的夥伴合作,讓武裝部隊的訓練更加有效與有趣,尤其是在虛擬世界中。」

改變現有思維,從單純地提供有作戰能力的項目,轉向一種以數據為中心的設計,陳尉民認為新加坡必須投資為本地資料庫收集數據,更好地了解人工智慧的未來應用,不僅可以用於維修保養,實際作戰時也可派上用場。

他說:「這將是一種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並不容易落實,這是因為通過設計融入數據和數碼元素並不是人們的第二天性,它還不在我們的DNA裡頭。」

國防科技局推出的項目,動輒斥資數百萬元、不容失敗,按部就班的傳統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成了主要的運作方式。

瀑布模型的核心思想是按工序將問題化簡,將功能的實現與設計分開,便於分工協作。這在硬體開發上,如將會投入運作30至50年的裝甲戰車或是戰鬥機,是個合理的做法。但在軟體開發上,更重要的是貫徹「快就是好」思維;開發出來的軟體可能不是最完美的,卻是能快速驗證想法的最簡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國防科技局與麻省理工學院也宣布將合作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步伐,並在去年推出試點計劃,通過使用人工智慧來增強認知和決策能力、應對不對稱威脅和虛假信息,或研究如何讓人工智慧更易於使用和更為可靠。聯合研究項目已開始,預計將持續三年。

陳尉民也指出,在特定領域擁有深厚知識和技能的人已不再足夠,國防科技局為此致力於提供雙重能力培訓,讓擁有硬技能的工程師掌握其他數碼技能,例如網絡安全設計等。

身為前空軍總長以及國防部前副常任秘書(科技),陳尉民對新加坡國防科技能力有信心。他認為新加坡在實體作戰與硬體方面實力很強,雖然在數碼科技方面表現也不錯,但這畢竟還是一個相當新的領域。

「我們在數碼科技方面還能做得更好,因此我們投入很多資源於網絡安全,以及可用於應對假信息攻勢的深度技術,並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新加坡武裝部隊須要保衛我國,但這不限於實際的國土,也包括數碼領域。作為支持武裝部隊科技與科學的機構,我們要致力於這些領域的投資。」

轉載請註明來源:獅城新聞


相关文章

  • 出國忘關冷氣 致3鄰牆面冒水珠
  • 【新聞人物】26歲當上第一夫人 回顧尤索夫夫人艾莎精彩一生
  • 新加坡2小時強降雨達半個月雨量!富人區淹成河,豪車被泡報廢
  • 林明倫遇豪雨淹水 背12歲兒涉水脫困
  • 幼兒園招牌都見不得光! 競選期間有哪些雷區?
  • 李顯龍拆解中美關稅困局,新加坡能否成「避險港灣」?
  • 新加坡私宅200萬成「入場價」?郊區房價向豪宅區看齊
  • 83萬人次!中國遊客撐起了新加坡第一季度的旅遊業,但這個國家的遊客漲幅最大
  • 還記得春晚上扭秧歌的機器人嗎?來新加坡看看AI是怎麼長出「手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