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9日)是我國對美國等八個歐美國家疫苗接種者旅遊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簡稱VTL)的首日,但在這個大日子裡,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卻傳來不太好的消息。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正式調高對我國的旅遊警戒,將我國從原本的第三級調高至風險級別最高的第四級,即「冠病風險非常高」的國家。
第四級和其他級別最大的區別,就是美國當局建議民眾「避免前往」相關國家。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網站,當局對美國人發出下列警示:
「鑒於新加坡現在的情況,即使完成接種疫苗的旅客也有可能面臨感染和傳播冠病變種病毒的風險。」
9月27日,美國當局將我國從原本第二級別的「中等風險」,提升至第三級的「高風險」。
由於逐步放寬防疫限制,本地的確診病例數當時呈現指數級增長。9月中起,新加坡的每日病例數開始邁入四位數。
到了9月28日,本地的每日病例數破了2000大關,接著就一直徘徊在2000至3700例之間。難怪在不到一個月內,美國當局會第二度調高我國的風險級別,升到最高的第四級(冠病風險非常高)。
美媒CNN報道,美國疾控中心每周會更新一次名單,名單上有全球244個目的地。此次也是美國當局自8月以來,首度在更新時只把一個國家調高至第四級,而新加坡就成了不是那麼光彩的「唯一」。
目前,和新加坡並列第四級的國家包括汶萊、馬來西亞、泰國和英國等84個目的地。
屬於「高風險」的第三級國家則計有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日本等73個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曾爆發大規模疫情的印度如今已被列在「中等風險」的第二級。而至今仍然維持清零策略的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以及日前宣布放棄清零的紐西蘭則在「低風險」的第一級。
早在VTL實施前,從新加坡飛往美國的旅客只要符合下列條件,就無須進行隔離:
根據我國民航局上周三(13日)公布的數據,已有超過2400人在新增面向八個歐美國家的VTL下,申請入境新加坡。
其中又以英國為最大宗(40%),美國居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