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申遗,成功与否影响因素多,但至少能带动年轻国人认识国家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此举也将让这些历史遗产,成为全民都要保护的财产。
国家文物局今天(9日)宣布,已经将政府大厦前大草场与周边建筑群,列入我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单》预备名录。大草场周边的建筑群包括维多利亚剧院及音乐厅、前高等法院及政府大厦、旧国会大厦等,都拥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本地文史工作者李国梁告诉《8视界新闻网》,申遗成功与否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文物局怎么去包装、评委怎么去看待等。
建筑与城市历史学者赖启健则指出,大草场并非我国独有,英殖民政府每到一个殖民地都会建立一片大草场,比如在印度的孟买和加尔各答、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槟城都有类似的空间,只是因应地形会有所变化。
“申遗是一件好事,不过就是因为很多国家都有大草场,所以可能还要多加努力,考虑如何用恰当的方法申遗,才可以显示新加坡大草场与众不同,然后有充足的申遗理由。”
建议一并为滨海湾申遗 赖启健也说,为大草场申遗的做法,显示当局还是注重殖民时代的空间。他建议或可考虑把滨海湾一并申遗,因为这就可以显示,我国已经跨越殖民时代,发展成比较先进的国家。
“如果只是让大草场申遗,其实是比较重视殖民时代的东西,而新加坡的成功已跨越了殖民时代,最好的证明就是跟它并排的滨海湾。大草场周边都建了殖民风格的建筑,显示殖民时代政府的权威;滨海湾周边则建了跟新加坡发展史有非常大关系的建筑物。”
滨海湾金沙。(图:滨海湾金沙官网)
李国梁则表示,大草场和周边建筑见证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包括我国争取自治、二战结束日军投降仪式、新马合并、我国独立后的庆祝活动等。时至今日,它仍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它其实有很大的历史使命感,也有很强的民众参与感,它代表的是整个群体。在这个层面上,大草场还是个很‘活’的一个地方,它并不是因为经历某件事件,就停止在那边,成为一段历史,整个大草场到今天还是有很多活动的。”
名为“聆听大草场”(Hearing Padang)的互动艺术装置,是今年昼夜璀璨艺术节的大型装置之一。(图:路透社)
意识到保护不同时期建筑的重要性 文物局今年1月至2月间举办小组讨论会,咨询了文化遗产专家、政府机构、学术界等,有近60人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曾若晖就是其中一名参与者。
他表示,大草场和周边的民用建筑反映了我国从殖民时代到后殖民时代的许多历史层面,并继续与现代建筑遗产并存。此举将提高人们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敏感地保护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的重要性。
赖启健则认为,申遗除了可带动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新加坡历史的认识,也更能做好对这些建筑的充分保护。
他以近年来举行世界一级方程式F1车赛为例说,这对这一带的环境造成多大影响仍属未知数,但申遗的话,就能比较积极去探讨其对这些历史古迹的正负面影响,进而做出更好的保护。